47歲梁姓女子在顧問公司擔任主管,近年深受鼻淚管阻塞所苦,常須拿手帕擦眼淚,甚至開會報告時還在眾目睽睽下流淚,搞得場面無比尷尬,只好求助眼科醫師,進行鼻淚管氣球擴張手術,術後狀況明顯地改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部醫師李宜潔指出,鼻淚管阻塞除會造成生活上不便,若合併細菌感染,恐造成急性淚囊炎,進而併發蜂窩性組織炎。
李宜潔說明,淚液是由眼窩外上方的淚腺所分泌,不僅能滋潤眼睛表面、提供養分,亦能清潔眼睛表面的異物。正常狀況下淚水會自眼睛內側的淚點流入,經淚小管、淚囊、鼻淚管,最終從鼻腔排出。若這個通道的任一個地方出現阻塞,就會導致淚液流動不順暢,堆積在下眼瞼邊緣,導致淚眼汪汪,即是「鼻淚管阻塞」。
鼻淚管阻塞的原因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有些剛出生幾個月的嬰兒總是淚汪汪,眼頭部位還有黃色分泌物,這是因為鼻淚管末端接近鼻腔的位置有一層薄膜,通常會在出生後自行打開,但部分嬰兒出生後,因薄膜未完全消失,使淚水排出不順而出現溢淚。
絕大多數的孩童在1歲以前,薄膜會逐漸退化,症狀得以改善,一般來說,6個月前的孩童只要點眼藥水,保持眼部清潔,並配合適當按摩,藉由按摩所產生的壓力撐開鼻淚管末端的薄膜即可。但若超過6個月症狀仍持續,則需請眼科醫師進一步評估處理。
後天性鼻淚管阻塞則好發於中老年人。患者因長期慢性結膜炎、砂眼等反覆發炎反應,導致鼻淚管粘黏,或因臉部外傷,傷及鼻淚管系統。腫瘤壓迫、醫源性的傷害或對藥物過敏等,也可能造成鼻淚管阻塞。症狀輕微的患者可採取保守療法,點眼藥水並保持眼部衛生,以免併發急性淚囊炎,但若阻塞嚴重,則需接受鼻淚管手術。
李宜潔指出,「鼻淚管氣球擴張術」是目前臨床上較為盛行的無疤痕手術方式,醫師將帶有氣球的探針伸入鼻淚道讓氣球膨脹,撐開阻塞的部位,最後再將氣球縮小後取出。為提高手術的效果,有時會同時置入矽質鼻淚管導管,並依患者狀況及臨床經驗於術後2至6個月時取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