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明年元月起,健保局將給付黃斑部退化病變新藥「樂舒晴」,預計每年三億元,但有1萬5千名患者受惠,期望能延緩視力惡化。
黃斑部退化病變是65歲以上老年人失明主因,近年罹病人數已超越白內障,台灣每10名65歲以上老年人,有1人罹患,目前約24萬名患者。
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心點,視網膜就像照相機底片,患者罹病初期,即「乾性」時,會有視覺扭曲等症狀;待發展至「濕性」時,由於小血管增生至視網膜深層,則可能出血,導致視力急速惡化。
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張雪麗說,過去患者大多選擇雷射手術治療,但雷射要是打不準,黃斑部是視功能最敏感的地方,有影響視力的風險。
樂舒晴注射劑的主成分為ranibizumab,藉由阻止黃斑部血管增生因子與作用受體結合,進而阻斷血管增生,並使其萎縮,以延緩黃斑部退化病程。但此藥價格昂貴,每針3萬5千多元,療程為每月一針,連續3個月,過去病人須經事前審查,核准後才能給付。
此藥直接注射在眼睛的玻璃體內,注射過程還是有風險,衛生署規定須由對玻璃體注射有經驗的合格眼科醫師使用,且只針對「濕性」黃斑部病變患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