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葉慧昌/台中市葉慧昌中醫診所院長】
每天頂著黑眼圈,心裡實在很悶;一雙「熊貓眼」儼然就是頹廢、生活糜爛的象徵。
黑眼圈不外乎是「血管」或「皮膚」的問題。其中血管因素占8成。眼睛周圍是皮膚最薄處,最易顯現血管顏色。身體不適、虛弱時,身體血液中的碳酸氣和廢物多了起來,或者睡眠不足、抽菸、心肺功能降低時,血液便會呈現暗藍色。
常見過敏體質的患者,必須用力咳痰、用力擤鼻涕,都會使上腔靜脈壓力增加,回流更不好。中醫認為呼吸道過敏導致黑眼圈,多因「肺中寒飲」而起,可用小青龍湯治療,若合併腸胃功能欠佳,則可配合苓桂朮甘湯來調理。
皮膚因素約占20%,指的是皮膚基底層的黑色素沈澱,皮膚老化鬆弛,照射太多日光,增加黑色素,常見整個下眼袋都黑黑的。
有些女性在月經前、懷孕末期、年紀大時,因為內分泌及新陳代謝失調,黑眼圈也會加深,加味逍遙散就是常用的保養處方。
中醫認為房事過度會使腎精虧虛,眼圈發黑,臨床上可服用六味地黃丸之類的補腎方劑調理。
循環不佳的患者宜多做「眼皮運動」,用力閉眼數秒,重複約廿次,或者以冷熱敷各5秒交替使用。按摩也有幫忙。要多喝水來補救,大約每熬夜1小時就要補充5百西西的水分。多吃些蔬菜、水果或牛奶,能使血液成為健康的弱鹼性,也有助於去除黑眼圈。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