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3D影像是傳送兩個有些微視差的影像,透過人的左眼與右眼合成,在腦中出現一個立體影像,假如民眾一隻眼睛受傷包著繃帶,進入3D電影院看阿凡達,恐怕是浪費錢,因為只能看到2D影像,而無法順利呈現3D效果。
台灣科技大學色彩研究中心不斷研究如何讓人看影像更舒適,最近掀起話題的3D賣座電影「阿凡達」也成了研究重點。台科大工程技術研究所助理教授孫沛立分析,由於3D電影需要人的視覺神經協助合成影像,雙眼不斷的進行聚焦運動,因此部分民眾看完3D電影會感覺眼睛疲勞。
平均而言,約有15%的人立體視覺異常,4%沒有立體視覺,即使進入3D電影院,也不見得會看到真正的立體電影,很有可能只看到兩個接近重疊的影像。孫沛立表示,包括斜視、鬥雞眼或兩眼視差太大的人,都可能會在觀賞「阿凡達」等3D 電影的過程中產生不舒服的暈眩感。
另外,由於3D電影是兩個類似影像後的結果,必須靠著右眼看一個影像,左眼看另外一個影像,並由人腦來結合。孫沛立表示,如果一個眼睛受傷,包著繃帶時,進入3D電影院也只能看到一個影像,等於是花了3D的錢看一場2D電影。
【2010/02/04 聯合晚報】
💪更多健康推薦
‧60歲單身男領1700萬退休金「怕送國庫狂揮霍」五年後被友點醒了
‧獨居父失聯兒子急返家見他好好的 卻從「LINE傳訊」驚覺大事不妙
‧單吃白吐司竟比塗奶油吐司更容易發胖?糖尿病專科醫解析原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