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護眼三部曲 跟著護眼達人這樣做
3C產品充斥時代,眼睛健康早已是每個人不容忽視的問題,不過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女性罹患眼睛疾病的風險較高。根據統計,男性和女性在40~49歲時,發生視覺障礙的比例約為1:1,但在80歲後,女性卻比男性高出將近一倍;而老年人常有的乾眼症,女性比男性多5至6倍,特別是更年期後的婦女。
而不同階段的婦女們,究竟會有那些眼睛疾病?邀請護眼達人陳瑩山與我們談談,女性的護眼保健秘訣!
懷孕期 易缺乏護眼物質 小心視力惡化
陳瑩山表示,女性懷孕期間,身體狀況會有極大的改變,而眼睛健康也會在此階段受到極大威脅。原因為,媽咪本身必須提供大量的葉黃素及omega-3給胎兒,造成眼睛營養物質嚴重流失,使眼底黃斑部色素量及omega-3量急速下降,容易出現視力模糊或病變、眼底出血等狀況。
其中,高度近視孕婦要特別小心,臨床上有許多高度近視者在懷孕第三期因為黃斑部出血,視力急遽惡化而就醫的案例。
陳瑩山解釋,因為高度近視的人眼球易提早老化,葉黃素吸收率變差也特別容易流失,再加上懷孕第三期,孕婦體內養分快速透過臍帶運輸給胎兒,讓體內葉黃素濃度急速下降。在缺乏護眼物質的保護下,若頻繁使用3C產品,其強烈光源直射眼睛,短期會出現畏光、疲勞等症狀;長期則恐導致黃斑部出血。
該如何預防呢?陳瑩山提醒,孕婦護眼三步驟,分別為補充護眼營養素-葉黃素和omega-3、減少使用3C、定期進行視力檢查。葉黃素建議一日至少需要6至10毫克,約1碗菠菜即可達到每日攝取標準;另外omega-3則可透過魚油攝取,市售魚油膠囊單顆約1000到1200毫克,內含EPA、DHA約500到700毫克,建議孕婦每日攝取1至2顆,且服用前與產檢醫師討論是否適宜。
此外,懷孕時若有任何視力變化,請儘早尋求眼科醫師檢查。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或高度近視的孕婦,建議在產檢外,定期進行視力檢查,才能早期預防並獲得適當治療。
更年期 女性荷爾蒙缺乏 乾眼症找上門
女性邁入更年期後,除了會盜汗、潮熱、心悸之外,更因年齡漸長、淚腺分泌萎縮退化,而導致淚液減少,加上缺乏女性荷爾蒙,無法保護眼睛,更年期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乾眼症。陳瑩山指出,若放任乾眼症不管,則會使角膜經常發炎、潰瘍,嚴重時將會失明。
為預防乾眼症,平日可多攝取魚油和亞麻仁油,多吃含維他命A、C、E的蔬菜及水果;若是長期待在冷氣房,可在房內置放一盆水增加室內溼度;以熱敷促進眼周血液循環、舒緩眼周肌肉;避免過度使用3C產品,適度讓眼睛休息。
此外,陳瑩山提醒,進入更年期後,女性雌激素分泌減少,脈絡膜易硬化,運送葉黃素、omega-3到視網膜的能力會隨之下降,增加罹患黃斑部病變機會,而黃斑部病變是老人失明主因之一,提醒更年期女性應小心預防。
老年期 高眼壓傷眼 青光眼威脅無所不在
根據統計,60歲以後的女性在眼睛上的疾病,遠比男性來得多,如乾眼症、黃斑部病變、青光眼等。陳瑩山說明,隨著年齡增長,女性眼疾之所以會高於男性的主要原因,是停經後荷爾蒙下降,導致護眼防護罩流失,讓視神經變得脆弱易損害。
此外,女性荷爾蒙對女性極其重要,還具備有能降低眼壓之功能,減少高眼壓對於視神經的傷害。陳瑩山表示,長期眼壓高易造成視神經萎縮,恐造成失明的風險,而老年人常見的青光眼即是高眼壓對視神經造成傷害導致。
他進一步說明,雖然也有青光眼患者並無高眼壓狀況,但,視神經因年紀增長,使血管的血流流速變緩、血管構造老化及護眼營養素不足等種種因素,也會有青光眼問題產生。
一但罹患青光眼,除了靠藥物降低眼壓,日常仍需留意眼睛保健。陳瑩山建議,應多攝取可維持視神經血管健康之食物,如魚油中的DHA與EPA有助視網膜及視神經對抗氧化壓力,避免細胞凋亡,具保護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功能,對眼睛保健有極佳助益。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KingNet國家網絡醫藥,是一結合醫療、藥品、保健、養生的行動網絡平台,並經營華人醫療界最具規模醫藥諮詢,擁有1500位專業醫療人員,提供民眾在線免費醫療諮詢,致力健康醫療衛教之推廣,深受民眾與醫界信賴。 網站擁有超過6萬筆中西藥藥典,及上萬筆常見疾病及醫護名詞,破解艱深的醫療與用藥相關專有名詞,讓醫療更貼近群眾!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網站】:https://www.kingnet.com.tw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kingmedical/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怕染疫2年不敢回診追蹤 5旬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防窺保護貼反而傷眼 眼科醫:眼睛痠痛時也不建議做護眼操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長針眼怎麼辦?醫:同處反覆出現小心惡性腫瘤,6招有助改善
3C看久眼睛過勞更加速老化!嚴重恐導致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
眼睛很乾,吃葉黃素能改善嗎?專家授護眼6祕訣
翻白眼會視網膜剝離嗎?為何眼科醫師有不同說法
急性青光眼需緊急使用降眼壓藥物 醫揭關鍵症狀
青光眼初期無症狀,5大高風險族群留意!醫建議控眼壓點眼藥水最佳時機
青光眼惡化近25%雙眼失明 部分藥物恐誘發心臟病喪命
全身按摩半小時右眼頓失視力 急性青光眼作祟
年紀輕輕眼睛模糊誤以為近視 竟是早發性白內障!
清大教授研究 注音符號字太小恐提高近視率
黃斑部病變視力驟降 八旬翁循中醫療法重拾歡樂
低溫乾燥+長時追劇 乾眼症病人增3成
低溫乾燥+長時追劇 眼睛乾癢病人約增3成
51歲婦人角膜發炎難以睜眼 醫:使用3C時間太長導致
呵護靈魂之窗 天天一綠一紅+熱敷按摩養成護眼習慣
長輩婉拒外出不是體力差 醫師曝可能跟這細節有關
健保大數據/109年白內障就醫件數5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手術特色院所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手術自選人工水晶體 以單焦、非球面最多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與糖尿病關連性最高 共病人數超過19萬人
白內障手術可能有哪些併發症?術後無法恢復如初可能有哪些原因?
原來我用很差的視力在開車!當眼科醫師也患白內障:拖延病情絕對是自討苦吃
有哪些症狀?一定要動手術治療嗎?6問題了解白內障
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 醫:防3大眼疾,40歲起務必定期檢查!
導致失明因素排名第二!眼科醫詳解什麼是青光眼及如何妥善治療、保養
高慧君視線模糊因垂直斜視 眼科醫師指這幾類人都可能
白內障不治療可能失明!白內障手術後會復發嗎?
猜你喜歡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獨/防猴痘不用第一代天花疫苗 竟有想不到的特殊用途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服用他汀類藥物能否改善動脈硬化進展?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解答
膝蓋痛只要休息就會好是錯誤觀念?專家:軟骨磨損更快
QA/與天花類似但傳染力較弱的新興傳染病「猴痘」,一般人如何預防?
確診住負壓病房 猴痘指引惹議
二尖瓣脫垂常伴隨心悸、胸悶 健保大數據揭常見10大共病
高血壓診斷標準修改至130/80 醫揭今年最新指引2重點
連戰傳因中風住院,靠她相助脫險!醫:7大中風危險因子,熟記FAST助判斷
首例猴痘侵台 林氏璧分析威脅不比新冠、但有1提醒
骨鬆未積極治療,腰疼竟脊椎骨折!術後10處裂縫
壯陽藥正確使用不掃興!醫:牢記4重點,不是吃越多越猛
人畜共通傳染病 變得更常見!新冠、猴痘之外 疫情恐還沒完
排便後不要擦太乾淨 醫建議:擦到淡黃色就收手
猴痘列第2類法定傳染病 須24小時內通報
常見「膽固醇迷思」你中幾個?醫破解:太低也非好事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猴痘侵台關鍵20天 台大醫:入侵社區後「傳播難斷根」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糖友、腎友、免疫疾病患者 也要小心骨鬆危機及早檢測骨密度
常常皮膚癢竟是「身體發霉」?黴菌感染好不了有4關鍵,醫教6招預防
40歲二寶媽頻尿檢查不出異常 醫師發現這問題做雷射
苗栗女長期節食後猛吃高纖蔬菜 腹脹嘔吐掛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