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張正忠/北市奧斯卡眼科院長】
65歲的吳老師,兩年前動過白內障手術視力穩定,最近左眼看浴室磁磚紋路扭曲變形,原以為太累或散光,3個月後持續惡化,就診發現是黃斑部皺褶合併裂孔;小俊年僅36歲,右眼突然看電腦螢幕畫面覺得中間扭曲又有薄霧,以為近視加深,重新配鏡無法改善,眼科診斷也是為黃斑部皺褶。
吳老師和小俊很疑惑:「皮膚會起皺,不曉得眼睛底片也會長皺紋?」兩人都需要手術治療。
黃斑部皺褶是指視網膜前纖維化,戲稱為皺巴巴的塑膠袋病變,黃斑部位於視網膜正中央,專責中心精密的視力,其表面有一層類似保鮮膜的結構,透明且平滑,為了維持眼睛正常的照相功能,網膜前眼球中空部位由含水量極高、半膠狀的玻璃體所填充。因年齡或近視會使其含水量及膠原纖維改變,對黃斑部表面產生不平衡拉力,造成扭曲皺褶的現象,進而影響中心視力。
由於皺褶過程進行緩慢,初期沒有太明顯的症狀,往往為患者與醫師所忽略,當皺褶現象嚴重或產生纖維化結疤時,患者才會驚覺到中心視力減退。常見的抱怨包括:
1.中心視力模糊。
2.中心視物扭曲變形。
3.閱讀時調焦有困難,利用各種輔助工具,症狀仍持續。
4.在中心視野看到灰色不明物體,無法去除。
5.更嚴重者中心視物呈黑色區塊,無法去除。
散瞳鏡檢合併網膜影像檢查,可早期診斷黃斑皺褶。網膜影像檢查包括:眼底視網膜攝影、血管攝影、以及三度空間視網膜電腦斷層掃描等。患者可自行透過「格子狀表格(Amsler Grid Chart)」自我測試,可即早發現中心視力扭曲變形,把握最佳治療的時機。輕症患者可定期自我測試,並接受網膜影像追蹤檢查,確認皺褶現象穩定,沒有威脅黃斑部中心視力。
中心視力減退及扭曲現象持續惡化者,手術治療是唯一的選項。黃斑部手術是眼內深部手術,由於微創手術蓬勃發展,患者可局部麻醉接受黃斑部除皺手術,避免全身麻醉的後遺症,並縮短手術時間,加快術後恢復。
若耽誤手術時機,處理困難度增加外,手術效果也會大打折扣。黃斑部皺褶有可能惡化成黃斑部裂孔,或合併黃斑部視網膜剝離現象,造成永久性視力喪失。
術前詳細檢查與評估,確立手術必要性,非常重要,對患者及醫師都是臨床挑戰。已確認需手術的患者,完整的治療計畫,包括詳細的術前檢查、完美手術以及術後照顧,都是視力重建的要件。
若患者於黃斑部手術前已合併明顯的白內障,新式微創二合一手術,是另一種選擇。少數患者會有皺褶復發的可能,因此術後患者必須定期接受追蹤評估。
與老年黃斑部退化不同,黃斑部皺褶可利用新科技早期診斷,必要時以手術治療。黃斑部退化則僅能以較保守的治療,如光動力或眼內藥物之注射,防止其惡化。
※延伸閱讀》眼睛黃斑部病變 逐漸年輕化、眼睛過勞 黃斑部病變危險群
【2009/03/09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