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眼症... 其實和你的眼淚有關
早上醒來,眼睛乾到睜不開;下了班,隱形眼鏡貼在眼球,拔不下來;常覺得雙眼乾澀刺痛。3C普及、用眼過度,買了眼藥水點了清涼,卻解不了眼睛的乾渴,長期下來,還可能傷害視力。驅逐眼底的沙漠,你需要先對乾眼症有正確的認知。
台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眼科醫師林恆如表示,乾眼症一直被認為是老化現象,但現今研究指出,老化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主要原因是眼淚功能單元(LFU)運作失常,導致淚膜組成改變。
眼淚功能單元運作包括眼球表面、淚腺及相關神經迴路,負責調控淚液分泌,維持眼球最佳狀況,當調控失常、發炎,就可能引發乾眼症。
眼球表面覆蓋一層薄薄淚膜,由多種蛋白質、離子、生長因子等組成。眼球外上方有淚腺,淚腺就像一個小水袋、裡頭裝有淚液,當我們眨眼或內在情感、外在環境變化,透過神經傳導就會刺激淚腺流淚、滋潤眼球,按摩等動作也會刺激淚腺分泌,如果淚腺裡沒水、淚液分泌不足就出現乾眼症狀。
林恆如表示,乾眼症可算一種困擾現代人的文明病,基本上可以分為「淚液分泌不足」、「淚液揮發過快」兩大類。淚液分泌不足患者又可區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
淚液分泌不足→與老化、疾病、隱形眼鏡有關
所謂「原發性」淚液分泌不足,指的是患者本身淚腺功能不足,或先天性無淚腺、年紀老化淚腺功能降低,乾眼症狀並非由其他身體疾病或藥物副作用造成。像部分停經後婦女,因為荷爾蒙改變,也會出現乾眼症狀。
林恆如說,「次發性」淚液分泌不足則常見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風濕免疫性疾病,或因自體免疫疾病造成淚腺發炎、外傷、感染引發,還有某些患者因服用藥物,如感冒藥、抗憂鬱或服用高血壓用藥、鎮定劑等,都影響淚腺分泌。此外糖尿病、長期配戴隱形眼鏡、角膜手術等,都可能導致淚液分泌不足。
林恆如表示,現代人因為工作、美觀、造型需求,可能長期配戴隱形眼鏡,由於隱形眼鏡會吸收部份淚液,加上長期配戴可能降低角膜敏感度,都可能影響淚液分泌。
淚液揮發過快→與用眼過度、環境或疾病有關
「淚液揮發過快」是指正常淚膜外層表面有一油脂層,阻止淚液蒸發,若因發炎等因素油脂層無法阻止淚液快速揮發,即可能造成乾眼症。此類乾眼症患者包括長期眼瞼發炎、正常但較大表面積眼裂、甲狀腺眼疾,或因眼瞼疾病造成眼瞼皮脂腺功能不良。
林恆如指出,淚水揮發量過大很可能與患者用眼過度,或所處環境有關。例如當我們開車、看電腦、電視、手機時,因為專心注意該事、物,眨眼次數變少甚至不太眨眼;或因長時間在冷氣房工作,或身處戶外強風、乾燥、悶熱環境,都可能出現乾眼症狀。有些甲狀腺眼疾者,因為晚上睡覺眼瞼閉合不全,也可能因淚水揮發量大造成乾眼症狀。
乾眼症診斷
有這些症狀 該找醫師了
當患者出現眼睛乾澀、會癢、容易疲倦、想睡、有異物感、分泌物變多,或因為眼睛太乾、基本淚液不足反刺激反射性淚液分泌,造成常常流眼淚症狀,都應該立即到眼科檢查。眼科醫師可透過臨床症狀、儀器檢查診斷是否為乾眼症。部分患者也可透過免疫疾病相關檢查,協助找出乾眼病因。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視力模糊 走樓梯踩空 長者不知有白內障
白內障老翁踩空跌倒送急診 醫師:7大高危險群要注意
眼痠、脹是高眼壓還是青光眼?日常6招教你防範
不是點人工淚液就一定會好!緩解乾眼症4方式
視茫茫? 養眼這樣做/黃斑部病變教訓 眼睛疲勞就休息
可以戴隱形眼鏡去泡湯? 眼科醫師警告:嚴重恐導致失明!
小二童近視暴增百度 醫曝台灣小孩近視2尖峰時段
青光眼如何悄悄偷走你的視力?
控制青光眼 保有好視力
如何早期發現是最大課題 醫:4族群為青光眼高風險
青光眼患者 最好別進電影院?
一旦罹患青光眼 終生都須配合治療
眼壓高按壓眼球舒壓?眼科醫:一類人不建議
視力模糊、頭痛、想吐?小心急性青光眼發作
看書、彈琴太久也會視力惡化 眼科醫教7招日常護眼法
一天追完50集韓劇!30歲女眼前一片黑影 確診飛蚊症
眼睛有異物感 原來睫毛倒插
一天追劇50集 30歲女眼前飄黑影確診飛蚊症
治療乾眼症 脈衝光雷射及瞼板腺擠壓治療有效
眼壓正常視野卻持續惡化?醫:眼壓最高值大多在門診以外時間
只是「不喝冷飲」飛蚊症竟幾乎好了!中醫師8個超簡單撇步,不治療就能改善飛蚊症
眼壓正常不見得沒事!醫:多數青光眼患者沒自覺
14歲女學生突然斜視 奔波兩岸就醫終找出病因
羽球高速擊中 視力剩0.1急開刀
小心寒假作息不正常 學童近視飆升175度的恐怖數據
高速羽球傷人!高市男子被擊中 視力剩0.1急開刀
變胖壞處多一樁!有人胖到臉腫 致睫毛倒插傷角膜
頭痛欲裂以為長腦瘤!竟是視力小偷惹禍
黃斑部就像相機裡的底片!要修復,中醫師教:保養應從這裡開始
眼藥膏可以治療傷口、痘痘嗎? 眼科醫師這麼說
猜你喜歡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女連忘密碼2日憂患「年輕型失智」 精神科醫師這樣說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脾胃虛百病生!脾胃不和,臉上4徵兆可看出
抗氧化、降脂又保肝 中醫教你不知道的陳皮吃法
小便顏色混濁、泡泡多…有問題嗎?7種尿液健康狀況,一次詳解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
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武則天養顏抗老第一方 中醫教你用西紅花降血脂
全台九萬人正在洗腎!日常一方式加速排除尿毒素
走另外一條路線回家…打破習以為常讓大腦更靈活!保持睿智的5項生活小事
別小看PTSD 太魯閣號事件 醫師:這三類是高危險群
清明節前後最容易犯春睏 中醫建議多吃2食材解疲勞
不只用在燒菜做飯!中醫教你生薑的防病藥茶方
2名6歲童發燒腹瀉!原來都有養小烏龜 真相大白了
快測量頸圍!男性>43、女性>38公分小心罹一疾病
高血糖引起肌肉不自主抽動!糖尿病診斷4標準,2項符合即確診
太魯閣號事故災難 醫師:勿傳遞傷亡者片斷故事博關注
84.5%國高中生睡眠過少 就寢、喚醒前父母先做這些事
肚子痛發生在各部位的原因不一樣 醫教分辨不同部位的腹痛
40歲男為帕金森氏症所苦 深部腦刺激術助恢復生活
閃到腰9成可自行好轉 復健科醫提醒3情況盡速就醫
4歲男童右側腹股溝發現鼓起未就醫 1年後疼痛不適
從眉毛竟可看出有沒有「免疫性疾病」!中醫師從7種眉型判斷你的身體健康
容易怕冷又怕熱恐是糖尿病徵兆! 身體「3個非典型症狀」也要注意
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醫揪「常被忽略的傷胃習慣」,睡覺姿勢也有差
喝綠茶、咖啡改善中風早逝風險? 醫:須定期服藥回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