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苗栗市74歲李老先生一個多月以來,視力明顯變差,自認是白內障,到眼科門診檢查白內障不嚴重,但視力只有0.4,經一般眼底檢查發現可疑變化,進一步光學眼底斷層(OCT)掃描,發現是濕性黃斑部病變,必須定期追蹤檢查及治療。
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眼科主任梁策:
造成老人視力模糊的主因白內障,可以使用局部麻醉開刀解決,成功率達九成五以上,相對的老化、糖尿病及血管阻塞出血造成的黃斑部病變,躍升老人視力的頭號殺手,且有越來越普遍的趨勢。
黃斑部在視網膜中央呈黃橙色,有如老式相機的底片,具提供清晰視力的功能,一旦發生病變,視力就會模糊、變暗或變形,而且因位置敏感,手術或雷射都有風險,且效果有限,治療格外困難。
一般門診中,眼科醫師都是利用眼底鏡來檢查視網膜,有時甚至需要先點散瞳劑,難以觀察較深層的病灶,OCT的好處是只需要5分鐘,檢查不用點散瞳劑,沒有輻射,高解析度的黃斑部、視網膜、視神經掃描切面,提供更精確的診斷治療。
雖然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上了年紀的人視網膜黃斑部退化引起的視覺障礙,但臨床上,有不少4、50歲中壯年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藉由OCT檢查,早期發現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治療。
但保護眼睛的不二法門,還是建議減少看電視、使用手機、電腦等3C產品的時間,並適度補充葉黃素等營養,出門配戴太陽眼鏡以減少光傷害。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夏天睡覺冷氣怎麼開?教授建議不要定時關機「吹整夜比較好」
‧七旬婦30年來「不出國、買特價品」存下千萬老本卻後悔了
‧80歲男體弱需攙扶「每天加吃5顆常見食物」一個月後大復活能自己走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