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王敏旭、莊旻靜/新竹報導】
家住桃園年僅4歲的徐姓男童,感冒兩周都未痊癒,家長心急如焚向新竹縣隆景耳鼻喉科求診,沈高輝醫師清除男童大半耳垢後,赫然發現,男童耳內竟長了一顆如米粒大的罕見先天性珍珠瘤,幸好尚未侵蝕到周邊組織,緊急轉送台北榮總開刀,徐童已恢復健康。
沈高輝說,從醫25年僅遇過兩起先天性珍珠瘤案例,上次診斷已經是10年前,先天性珍珠瘤案例十分少見,較常在幼兒身上發現。一般多長在耳膜前,因初期不痛不癢,孩子不會反應,等到會痛,或出現聽不清楚時,泰半已相當嚴重。
沈高輝指出,徐童就診時,耳內耳垢多,清除大半耳垢,才發現珍珠瘤的存在。他說,珍珠瘤又名膽脂瘤,由角化鱗狀上皮累積而成,外表光滑、鼓脹,有如一顆小珍珠,因此得名。因會逐步擴大,並侵蝕、破壞周邊組織,包含聽力受損、侵蝕顏面神經,甚至入侵腦部,不能輕忽。
新竹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薛婉儀表示,先天性珍珠瘤確實少見,為胚胎期未吸收完全的遺留組織,相較好發於成人的後天性珍珠瘤而言,侵犯性較低,不過仍須注意,通常珍珠瘤長在中耳腔,容易因聽覺傳導問題導致聽力損害,透過開刀治療可以解決大半問題。
【2014/09/26 聯合報】
💪更多健康推薦
‧55歲銀行員繼承2300萬遺產「光速退休」短短五年全家陷錢不夠用危機
‧「早餐香蕉減肥法」沒效?減重教練揭2正確吃法: 瘦了10公斤
‧你可能一直用錯了!「萬用」小蘇打粉其實不能用在這些地方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