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0歲的女性,自摸覺察左頸有約1~2公分小腫塊,因為不覺得痛就不以為意;一個月後,在旁邊又發現新的小腫塊,覺得不太對勁,到醫院求診。醫師觸診後發現,患者左頸有腫塊外,左耳下面也有一個約4公分大小的腫塊,於是安排內視鏡檢查鼻咽部,結果在鼻咽部看到一個小腫塊。當場局部麻醉後進行切片化驗,檢驗結果是鼻咽癌第三期。
頸部出現腫塊可能發生在每個年齡層,不全然就是惡性腫瘤,所以先不用驚慌;但也意味著身體發出警訊,提醒民眾需提高警覺、找出病因。
頸部腫塊的原因可略分為先天性、炎症性及腫瘤性3大類。
●先天性腫塊
大多發生在小孩,一出生就出現,大部分屬於良性囊腫。平常不一定摸得到、看得到,但當身體免疫力差,遭受感染時,頸部就會出現腫塊。這類型的腫塊通常不會變成惡性腫瘤,但有些家長還是會很擔心。若經檢查確認為良性腫塊、且無症狀不影響生活時,可先觀察,不用急著動手術,因為這類良性囊腫有些會隨著年齡而消失。若有疑慮或是有症狀,當然也可以接受手術切除。
●炎症性腫塊
以青壯年居多,為遭受細菌、病毒等病原菌引起,尤其感冒、口腔衛生不好(如牙周病)或是身體免疫力低下時,容易感染,引起頸部淋巴腺發炎,造成頸部腫大、疼痛。嚴重感染時還可能伴隨發燒、頸部壓迫感或吞嚥及呼吸困難等症狀。因病毒感染引起的頸部腫塊,一般只要休息,1~3個月內腫塊就會消失,若是細菌性感染必要時醫師會給予抗生素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有種不明病毒感染也會引起頸部腫塊,以年輕女性為多,發生於兩側頸部淋巴結。例如有些女性後頸部淋巴結出現一長串腫塊,伴隨發燒、疼痛等症狀。出現這些症狀,常會讓人誤以為是淋巴癌,它其實是一種特殊的良性發炎性淋巴結腫大,醫學上稱為Kikuchi disease(菊地氏病)。
Kikuchi disease一般不需治療觀察即可,但是疼痛厲害時 也可以服用消炎止痛藥,甚至使用類固醇,對於縮短病程有幫助,一般預後很好,3~6個月即可痊癒,且大部分的病人不會復發。但如果治療期間腫塊反而有明顯變大的情況,最好到醫院再做更進一步檢查,揪出引起腫塊的原因。
●腫瘤性腫塊
可分為良性及惡性。頸部惡性腫瘤只有少部分是原發性的,如唾液腺癌、甲狀腺癌及其他少見的頭頸部腫瘤;大多數的頸部惡性腫瘤為頭頸部癌症(如鼻咽癌、口腔癌、咽喉癌)轉移而來,也可能是胸腔、腹腔的癌症轉移而來。
另外,依據頸部腫瘤的位置也可大略判斷癌症類型。例如正中頸部位的腫瘤,可能是甲狀腺腫瘤或甲狀舌骨囊腫等。上方頸部,可能為鼻咽癌、唾液腺腫瘤,或其他頭頸部癌症轉移。下方頸部及後頸部以肺、食道、腸胃轉移癌居多。
40歲以上摸到頸部腫塊 小心惡性腫瘤引起
年輕人頸部出現腫塊,有蠻大可能是發炎感染引起,但臨床經驗顯示,若是40歲以上民眾出現頸部腫塊,要特別小心是頭頸部癌症如鼻咽癌、口腔癌或是咽喉癌轉移而來。
所以,建議民眾平常不妨養成自摸頸部的習慣,若摸到頸部有硬塊,先不用太緊張,可先觀察一星期,若腫瘤消失不見,表示頸部腫塊是感染或發炎引起;反之,如果頸部腫塊有持續變大的情況,就得盡快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
耳鼻喉科醫師對頸部構造相當熟悉,會根據一些線索來判斷一個頸部腫塊的性質。除了問診、觸診,也會以小圓鏡或是內視鏡檢查鼻咽腔、口腔、喉部和下咽部,尋找可能之原發惡性腫瘤。若有需要會做組織切片檢查。也可以安排頸部超音波檢查頸部腫塊,並同時會做細針穿刺檢查,確認頸部腫塊的性質。
若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會再安排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檢查,了解硬塊的大小及其與附近構造的關係,並根據病患的狀況給予最適當的治療。
健康Q&A
Q、頸部的淋巴結腫大和甲狀腺腫大好區分嗎?怎麼區分?
A、基本上不難區分。甲狀腺腫塊長在頸部前側,腫塊會隨著口水吞嚥上下移動;淋巴結腫塊大都長在頸部兩側,腫塊不會隨著吞嚥上下移動。
Q、感冒引起的淋巴結腫大會自己好嗎?
A、會。一般而言,感冒或身體不適、口腔衛生不好如牙周病等,都會造成淋巴結腫大。感染引起的淋巴結腫大,不吃藥也會自行痊癒;但如果是細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如牙周病,醫師會給予3天抗生素緩解症狀。
如何區分腫塊是良性還是惡性?
當頸部出現腫塊,最令人擔心是否為「癌症」?頸部硬塊確實不能輕忽,尤其40歲以上中年人頸部有腫塊更應小心謹慎。民眾可透過以下症狀,初步了解惡性腫瘤跟良性腫瘤的差別。
惡性腫塊
按壓不會痛,腫塊很硬、不會滑動,腫塊反覆出現且愈來愈大。有些人會伴隨流鼻血、喉嚨痛等症狀。
頸部有可疑腫塊,需進一步做頸部超音波或細針穿刺等檢查確認性質。
良性腫塊
按壓稍微有痛感,腫塊較軟、會滑動,不會變大,3~7天內就會消失。
【本文轉載自全民健康基金會好健康雜誌第39期(2017-01-15出版,原文連結】)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