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
30歲的邱先生是貨車司機,平常工作忙碌,常常一回家就呼呼大睡,但一天比一天大聲的打鼾聲,讓懷孕5個月的邱太太飽受失眠之苦,氣得想分房睡。試過減重、側睡和早睡都無效的邱先生,求助睡眠門診,原來過度鬆弛的軟腭是他打鼾的元凶。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耳鼻喉科主任李立昂表示,八成的鼾聲都與軟腭振動有關,打鼾原因很多,包括呼吸道及顱顏異常等,都是常見原因,如肥胖、鼻塞、肌肉張力減少及扁桃腺肥厚、舌根肥厚等。另外,睡前太過疲累,也會使頸部肌肉在入眠後過度鬆弛,引起打鼾。
軟腭就是在舌根上方長得像鐘乳石的組織,分隔鼻腔與口咽腔,可以控制發音,而軟腭塌陷、鬆弛,也是產生鼾聲的主因。
長庚醫院睡眠中心研究發現,國人打鼾比率高,50歲以上約55%至60%會打鼾,30至50歲約40%至50%,就連嬰幼兒至青少年族群也有10%,一周有4天以上鼾聲不斷。
李立昂說,研究團隊曾實測,習慣性打鼾的患者,鼾聲平均可高達80分貝,相當於睡到一半,旁邊有人猛按摩托車喇叭,且最常落在150至180赫茲的低頻範圍,造成另一半睡得淺、睡不安穩。
長庚另針對998名女性進行的網路調查,發現有一成女性因此萌生離婚念頭。林口長庚耳鼻喉部主任李學禹說,打鼾者的睡眠品質常不佳,反應在白天精神不佳或容易疲累,此外,打鼾也會增加心血管、腦血管疾病。
不同原因引起的打鼾,治療方式也不同,李立昂指出,因為肥胖使呼吸道狹窄造成的打鼾,最好的治療方為減重,只要能減去體重的10%,通常都有不錯的效果,而鼻塞、睡前太累造成的打鼾,則建議使用鼻噴劑,還要避免太過疲累才入睡,來減緩打鼾。
若是肌肉張力減少、呼吸道結構異常及睡眠呼吸中止症導致的打鼾,李立昂說,若是情況不嚴重,會先建議採取保守療法,如側睡、減重,但若效果不彰,建議採取手術。
目前因為軟腭引起的打鼾且情況不嚴重的患者,可接受微創止鼾支架手術,減少傳統手術造成的吞嚥困難、倒嗆等副作用,但若情況嚴重又有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則仍需使用傳統手術。
如何止鼾
1.平常多做舌頭運動,例如用力伸舌頭、做鬼臉,鍛鍊咽喉肌肉群。
2.白天多運動,但晚上不宜劇烈運動。
3.治療鼻塞。
4.減輕體重。
5.側睡。
【2014/07/31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