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專題報導】
一名40多歲的女老師,長時間授課需不斷講話,沒想到某次感冒,聲音居然回不來,變得十分沙啞、低沉,講話十分吃力,喉嚨一直有異物感,經常覺得疼痛、有痰,檢查發現喉嚨長繭,症狀已持續一個多月。
收治這名個案的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表示,女老師長年教書,原本聲帶已過度「操勞」、狀況不佳,加上感冒抱病上課,講話必須更用力才能發出聲音,聲帶在充血的情況下,又一直講話不斷摩擦、劇烈碰撞,造成聲音沙啞、喉嚨長繭。還好女老師使用消腫藥物,配合語言治療,繭才逐漸消失。
「感冒講話就像國旗在雨天很難飄揚。」力博宏說,說話會震動聲帶,但感冒聲帶充血,若要發出聲音必須更用力摩擦聲帶,長時間易致喉嚨長繭。通常喉嚨長繭如果能好好休息,減少摩擦機會,半年內有機會恢復正常,一旦過度激烈摩擦長繭,嚴重者恐需手術切除,若有不慎還會傷及聲帶,影響聲音或歌唱。
馬偕耳鼻喉科資深主治醫師呂宜興表示,除了老師容易喉嚨長繭外,百貨公司專櫃小姐、業務員、叫賣人員等,也是長繭的高危險族群,聲帶長時間使用、過度用力,容易水腫長繭。
值得注意的是,聲帶息肉與長繭不同,力博宏說,息肉主要是大喊、聲帶突然用力受傷,造成血管破裂、出現傷口,發炎組織堆積產生息肉。
長繭卻是長時間聲帶不斷摩擦、過度使用,必須視症狀給予藥物、甚至開刀治療。此外,改用丹田發聲,減少聲帶摩擦用力,也是預防聲帶息肉或喉嚨長繭的有效方法。
呂宜興也建議,民眾應立即戒除菸酒,並減少辛辣、油炸及冰類等刺激性食物,才能保護喉嚨。
※延伸閱讀》
‧55歲銀行員繼承2300萬遺產「光速退休」短短五年全家陷錢不夠用危機
‧「早餐香蕉減肥法」沒效?減重教練揭2正確吃法: 瘦了10公斤
‧你可能一直用錯了!「萬用」小蘇打粉其實不能用在這些地方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