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江詩筑/花蓮報導】
據行政院衛生署資料顯示,口腔癌為10大癌症之一,罹患口腔癌的病患8成有嚼檳榔的習慣,花蓮慈濟醫院與重光部落合作推動戒檳減量活動,看完戒檳紀錄片《遺失的微笑》後,部落居民有近7成願意嘗試戒除檳榔。
紀錄片中有幾位病友整個下顎被切除,不只臉部變形,無法吃東西,話也說不清楚,讓部落居民為之驚愕。看完紀錄片後,有將近7成的居民表示願意嘗試戒除檳榔。
社區醫學部主任許文林表示,9月8日及15日上午,有兩場嚼檳減量課程,教紅唇族如何拒絕吃檳榔的技巧、尋找檳榔替代品和口腔自我檢查等。重光部落長老教會牧師周錦榮也以輕易上口的「戒檳行動曲」,邀部落中的小朋友練習,歌詞傳遞戒檳榔好健康的觀念。
花蓮慈院兼任耳鼻喉科主任的陳培榕說,口腔癌最常見的症狀是腫塊或是未癒合的潰瘍,也會有疼痛或出血的現象。口腔內若出現一些紅、白斑,也被認為是前癌性的病變,有些口腔癌會因黏膜下纖維化,而有牙關緊閉的情況,如有類似情況,應趕緊找耳鼻喉科或牙科醫師診治。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advocacy.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advocac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