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中年男子連三天耳鳴,不時聽到「ㄍㄧ、ㄍㄧ」聲,就醫檢查才赫然發現,原來是蟑螂幼蟲猛往耳朵內鑽,幸好醫師及時「活逮」,才沒傷到耳膜。
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林鴻清說,蟲蟲誤入耳道時,千萬不要自行掏挖耳朵。不妨拿嬰兒油或沙拉油滴入耳道內,讓小蟲窒息;或利用動物的趨光性,以手電筒照射,讓蟲蟲找到出口。
這名五十歲男子到馬偕醫院就診時,只覺得耳朵裡怪怪的,偶爾會聽到「ㄍㄧ、ㄍㄧ」的耳鳴聲,但不覺疼痛。
馬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周家儀透過內視鏡,在男子距離外耳道約一點五公分處,發現一隻黃白色、肥滋滋、帶有觸鬚的蟲子,不時蠕動身體,想往耳朵更深處鑽,才讓男子出現耳鳴。
醫師以耳抽吸管活逮這隻蟲,看著身長零點九公分的蟲蟲,一度懷疑是長大的書蟲。為「驗明正身」,還特別請教中興大學昆蟲系副教授唐立正鑑定,確認是一隻剛脫殼、外觀尚未變成咖啡色的蟑螂幼蟲。
蟑螂喜歡陰暗潮濕環境,男子推測,應該躺在床上時,蟑螂鑽進耳朵裡。周家儀說,蟲子誤入耳道,通常很痛;蟑螂在男子左耳道住三天,卻只耳鳴,這例子還真少見。
💪更多健康推薦
‧60歲單身男領1700萬退休金「怕送國庫狂揮霍」五年後被友點醒了
‧獨居父失聯兒子急返家見他好好的 卻從「LINE傳訊」驚覺大事不妙
‧單吃白吐司竟比塗奶油吐司更容易發胖?糖尿病專科醫解析原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