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講電話一直聽不清楚,也許不是收訊不好,可能是聽力已經受損。
在「兒子的大玩偶」中飾演爸爸的藝人阿西(陳博正),小時候因吃藥關係,導致兩隻耳朵聽不清楚,多年來他一直戴助聽器,上戲時才暫時拆下來。
美國惠氏藥廠台灣分公司前總裁王文德,縱橫台灣藥界35年,近來他參加英文會議,感覺偶爾有些詞語聽不清楚,或在人多吵雜的環境,和人溝通感到吃力,日前他也戴上助聽器。
台北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任陳光超說,年輕人常戴MP3聽音樂,或年紀大了,都可能聽力衰退,比較容易出現的症狀是和人講電話時,聽不見另一方聲音,得一直「喂喂喂」,還以為是電話訊號不好。
陳光超強調,有些老人家聽不清楚親友講的話,無法做出反應,或人很焦慮,就被當成是憂鬱症或失智症,直到就醫,才了解是聽力出問題。
醫師也發現,台灣老年人聽力不佳,認為用另一隻耳朵聽就夠了,子女只好苦勸長輩使用助聽器;也有的老年人,為了怕搓麻將聽不見,則願意戴助聽器。
陳光超表示,聽力須讓大腦聽懂,聽力損失需倚靠助聽器來接收外界訊息,否則「用進廢退」,銀髮族若未及早矯正受損聽力,辨識力相對損失,聽力會越來越糟。
國內助聽器已發展到藍牙智慧型,可放大接收外界聲音,簡化不需要雜音;第二代藍牙助聽器則加入了空間立體聲,甚至和電視、音響設備連接,但價格都不便宜,第一代和第二代助聽器一個介於11萬元至13萬元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