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劉星君/屏東報導】
屏東縣屏榮高中一年級學生楊又縉,右耳失聰15年,直到國三才告訴父親他右耳聽不到,趕緊向署立屏東醫院求診,副院長許家禎發現,他右耳聽小骨發育不完全,導致右耳失聰,進行人工聽小骨顯微手術,恢復正常聽力,自此改善人際關係,課業也突飛猛進。
「以為右耳聽不到是正常的」,楊又縉說,平常講電話都用左耳聽,國三時,父親問他,「你怎麼都不用右耳? 」他才告訴爸爸,「我右耳聽不到」,父親趕緊帶他找署屏副院長、耳鼻喉科醫師許家禎,進行聽力篩檢,經診斷為「傳導性聽力障礙」。
許家禎說,聽小骨有3根,但楊又縉的聽小骨只有2根且發育不完全,醫療團隊替他更換人工聽小骨,成功挽救他的聽力。原本楊又縉右耳是重度聽力障礙,聲音必須要大到飛機起飛的噪音,他才聽得見。
楊又縉說,「手術後周遭聲音變得好大聲,很不習慣。」以前同學誤以為他不理人,現在聽力恢復,人際關係改善,成績也進步到班上10幾名。
許家禎表示,聽力障礙大部分是因為中耳聽小骨傳導鍊缺損,署屏引進人工聽小骨,有效改善聽力問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800x100_udnhealth.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300x135_udnhealth.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