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黃小姐因鼻中膈彎曲受嚴重鼻塞困擾數十年,經歷3次手術卻還是一直塞,今年4月再次就診,醫師發現她的鼻腔為一般人4至5倍空曠,是空鼻症導致「鼻塞」,最後選擇採用患者自己的耳軟骨進行下鼻甲新生手術,至今2個多月鼻塞不再復發,整個人都開朗了不少。
新光醫院耳鼻喉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邱昱勳提及,一般觀念都會認為鼻塞就是鼻腔過狹窄,會以手術加寬鼻腔,就像一條馬路容易塞車,會進行道路拓寬改善。但其實鼻塞有許多原因,其中空鼻症指的是因手術過度切除下鼻甲,造成過大的鼻腔空間,使鼻腔內氣流變成渦流,鼻黏膜感知不到空氣流動,而產生鼻塞錯覺。
邱昱勳指出,空鼻症主要有兩大症狀,鼻塞和鼻腔乾燥,患者會感覺吸不到空氣,產生頭暈、胸悶、睡眠困難;另一方面,鼻黏膜暴露在未經過濾及調節的空氣,使纖毛細胞退化受損,慢慢產生乾燥及過度萎縮的情形,長期下來鼻腔神經容易外露,碰到空氣後就會有疼痛感,成為貨真價實「會呼吸的痛」,使患者生活品質下降。
邱昱勳說,空鼻症是1994年才被提出的疾病,雖教科書已有記載,但還有很多醫師不知道這種疾病,所以空鼻症在台灣臨床罕見,但隨著鼻腔越手術盛行,患病率應該會有上升趨勢。當醫師不認識該病,就容易認為患者明明鼻腔空間很大,卻堅持鼻塞是無理取鬧,而將其轉至身心科就醫,近年甚至出現過不堪空鼻症折磨,選擇走上絕路的患者。
空鼻症多是因手術或感染造成鼻腔內膜或鼻腔組織受損導致,目前重建下鼻甲是根本的解決之道,邱昱勳表示,可採用人工合成物或自體組織移植,但近年國外論文研究發現,自體軟骨移植是更好的方法,因為自己的的東西,術後感染及排斥風險較低。建議患者若一再手術,卻始終治不好鼻塞問題,就可能要留心是否為空鼻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