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長期不暢通,可能影響齒顎發展,1名8歲女童因上顎相對下顎大,母親帶她前往牙醫接受矯正,醫師發現她長期鼻塞,先將她轉往小兒科免疫科治療,治療後再回到牙科診間時,小女孩激動地分享「從來沒發現自己都用嘴巴呼吸」、「終於感受到鼻子呼吸的感覺」,鼻腔回歸暢通後,醫師才進一步為她進行矯正。
三軍總醫院齒顎矯正科暨兒童牙科主任李忠興說明,上顎骨與顱底中間的交界是鼻腔與呼吸道,呼吸通過的力道會提供一個正常的生長力量,若這股力量異常,可能干擾本應發展出來的顱顏外觀,長期下來可能釀成咬合不正。該名小女孩鼻竇後方至扁桃腺區段,長期腺體增生、分泌物無法排除而不通暢,導致長期須用口呼吸。
李忠興說,正常的顱顏生長與生理發育中,吞嚥、呼吸功能與牙齒排列會找到自己的平衡,但有些外在因子可能會影響其發展,除了鼻腔暢通度,長期身體姿勢不良如坐姿歪斜,也可能使得肌肉群不平衡,間接影響身體各部位包括齒顎的發育。
要讓孩子的齒顎發展正常,李忠興建議,孩子出生後就須留心他的呼吸、吞嚥與咀嚼功能;親餵母乳能訓練嬰兒的舌頭與多項功能的健全;注意孩子飲食均衡、營養充分、生活中保持適當的身體姿勢;當孩子每天起床要先擤鼻涕、清喉嚨、晚上睡覺總是打呼,家長要警覺可能是呼吸道阻塞或發育不夠理想的徵兆。
不同種類的咬合不正各自有適當的治療時機,李忠興以該名小女孩咬合不正的情形為例指出,6歲換牙至12歲期間是治療的關鍵時間點,因為這個階段頭顱骨由小變大、各項功能逐漸發展成熟,可依據個案的發育情形及早改善骨骼、肌肉與齒槽發展。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