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孩子吃飯不專心,超過30分鐘還沒吃完、一哭鬧父母就塞糖果餅乾哄騙,國人預防兒童蛀牙的觀念不足,導致5至6歲幼兒,超過7成都有蛀牙。台灣今天成立預防牙醫研究學會,仿照日本,將在小學推廣預防蛀牙的「幸運草牙齒照護」計畫。
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訂定的口腔保健目標,分別為5至6歲的學齡兒童,90%以上無蛀牙,12歲兒童恆牙的蛀牙指數低於2顆。但台灣最近一次口腔健康調查卻指出,5至6歲兒童超過七成以上有蛀牙,12歲兒童蛀牙指數更高達2.58顆,是日本的1.5倍、新加坡的2.5倍、香港的3倍。
北醫牙醫學系助理教授鄧乃嘉表示,國人常以為孩子刷牙就不會蛀牙,沒有導正孩子愛吃零食、吃飯時間過長、進食頻率高的錯誤習慣。也往往等孩子蛀牙才帶孩子看牙醫,沒有半年一次的定期檢查、牙齒塗氟,不僅忽略蛀牙預防,無形中孩子也「學會」,萬不得已才看牙醫。
牙醫界今天成立「預防牙醫研究學會」,推行「幸運草牙齒照護計畫」。鄧乃嘉說,正確的蛀牙預防,包含使用氟化物、定期口腔檢查、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每餐飯在半小時內吃完,零食以水果、核果類、起司等為主,每天三餐飯後刷牙,6歲前最好每天由父母完成睡前刷牙。
另外,目前市面有許多口香糖,標榜含有可減少蛀牙的成分XYLITOL(木糖醇),學會也將在北市兩所小學試行,低年級學生飯後嚼無糖口香糖。但鄧乃嘉也強調,XYLITOL含量必須達到50%以上,光嚼口香糖不能取代刷牙。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800x100_udnhealth.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300x135_udnhealth.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