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事故常造成肢體創傷、開放性骨折,有嚴重的複雜性傷口,手術後傷口仍可能有腫脹、感染及不易癒合情形,高雄榮總採行負壓傷口治療,救治許多複雜性傷口患者,並成功讓患者肢體提早恢復活動。2018年起,非開放性骨折病人的術後治療,以及預防急性骨折術後軟組織受損、腫脹的患者也適用此項治療。
台灣骨科創傷醫學會理事長、高雄榮總教學研究部主任唐逸文表示,臨床上看到許多病患為外傷傷口所苦,尤其是嚴重開放性傷口合併骨折的病人,傷口很髒、容易感染,無法第一時間植入鋼板固定及縫合治療,而必須使用外固定架固定骨折處,並透過不斷換藥,等待傷口修復後,再進行後續治療。
吸走感染物質 避免傷口感染
每次換藥對病人來說非常疼痛,更是一種折磨。唐逸文指出,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在已有負壓傷口治療的利器,可以加速傷口癒合,減輕病人痛苦。
負壓治療是在傷口表面貼上泡棉醫材,再貼上膠膜封死,而泡棉醫材上有管子連接到機器,經由吸力讓膠膜下產生負壓,以促進傷口癒合。
負壓傷口治療,具有三項功能,一是負壓治療藉由吸力,可把傷口周圍組織多餘的水分吸走,降低傷口腫脹;二是在吸的過程中,同時還會促進傷口周圍的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三是藉由吸力把傷口內易感染物質吸走,可避免傷口感染。
唐逸文說,經統計,近年來嚴重開放性骨折病患,在2014年前,病人使用抗生素平均50天左右。使用負壓傷口治療可降低傷口周圍腫脹,也降低感染機會,增加傷口周圍的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高雄榮總自2018年廣泛使用後,抗生素平均使用降為25天左右,住院天數也從56.4天縮短為26.8天。
非開放性骨折 手肘水泡消失
部分關節周圍非開放性骨折的患者,受傷部位往往嚴重腫脹,導致第一時間無法手術植入鋼板固定,而須先放置外固定架,持續冰敷及抬高患部肢體,約7至10天等傷口消腫後,才能再次手術放入鋼板固定。但如此作法易導致日後關節僵硬,活動角度變差,需後續長時間復健治療,延長整個治療的時間。
高雄榮總於2018年開始,將負壓治療運用在非開放性骨折患者。唐逸文曾收治一名60多歲女性,車禍造成右手手肘尺骨鷹嘴突粉碎性骨折脫臼,車禍後24小時要進行手術時發現,女子手肘附近組織腫脹、起大量水泡,因此醫療團隊直接於骨折處以鋼板固定,術後採負壓治療。
唐逸文說,患者手術後以負壓傷口治療5天,結束後發現傷口非但沒有裂開,水泡完全消失,手肘周圍組織完全消腫,這段期間病患也不會感覺脹痛,肘關節功能迅速恢復正常。2個月後,病患手肘活動角度回到正常的8到9成,骨折完全癒合。
減輕術後脹痛 提早關節復健
對於一些關節周圍非開放性骨折的病患,如果術前軟組織非常腫脹,或預期術後傷口會很腫脹、不易癒合時,唐逸文會使用負壓治療,高達95%以上病人相當滿意,不但可以減少病患術後脹痛、促進傷口癒合,且可以減少住院天數、提早進行關節復健,進而可以提早回到工作崗位。目前已成功救治200多名病患,此創新醫療技術已發表在國外著名的外傷醫學期刊,並自2020年起開始對外推廣,希望給予病患更好治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