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時肩膀痛可能是肩膀旋轉肌撕裂!會自己好嗎?復健科醫師教判斷何時該治療
鄰居說:可能是五十肩,表示之前有自己做復健運動改善很多,因此建議他跟著每天做運動。
因為疼痛許久,林先生決定至家裡周邊的民俗療法接受治療。本來肩膀有點卡,手法治療後改善一些,但仍感覺無法完全恢復。
近日感覺肩膀疼痛變嚴重:現在是 睡覺壓到肩膀就會痛,甚至不動時,肩膀就感覺隱隱作痛。手有無力感,抬高時疼痛特別明顯。稍稍拿個東西,肩膀就會疼痛起來。
吃藥效果不甚佳。骨科診所X光檢查後,無看見骨折、骨刺等情形,於是林先生決定去復健科就診做超音波檢查。
林先生的問題很常見,肩膀痛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不是五十肩?
然而肩膀疼痛的原因,我歸類為四大類:
1.肩夾擠症候群—手抬高就痛 不動不太痛
2.五十肩—最有名的肩膀痛
3.肩旋轉肌撕裂—常被忽略的肩膀問題
4.肩鈣化性肌腱炎—肩膀長小石頭
許多的肩膀旋轉肌破裂的問題,最大主因來自於長期的 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問題可以參照其他文章,本篇將專注於肩旋轉肌撕裂。
肩旋轉肌是什麼?
肩膀是人體自由度最高的一個關節而無例外。
因為肩膀關節自由度最高,所以穩定性特別重要。
肩膀由:外層肌肉—移動型肌肉—前三角肌、中三角肌、後三角肌構成。
內層肌肉—穩定型肌肉—由四條旋轉肌群:肩胛下肌、脊上肌、脊下肌、小圓肌構成。
內層的穩定肌群—旋轉肌—因為靠近關節骨頭,過度使用之下容易摩擦損傷,長久之下造成肌腱破裂。
肩旋轉肌撕裂疼痛特色
A. 做過頭的動作時,肩膀會疼痛
疼痛區域在三角肌的地方(激痛點在三角肌)
B. 晚上特別痛,睡覺壓到會痛
不動也會疼痛,因為撕裂產生的發炎現象。
(不同於肩夾擠症:夾擠症通常不動是不會痛的)
C. 手會突然無力
手主動側舉時,會感到疼痛或無法完成,感到無力。
肩旋轉肌撕裂原因
1.長期的肩夾擠症候群:就像繩子(肌腱)磨久了 就斷裂破掉了。
2.車禍外傷:很常見於 車禍後肩膀拉傷,手抬不起來,原來是旋轉肌破裂斷裂了。
3.過度使用:物流業大哥、常搬家者,家庭主婦常常拿東西到高處,手抬高做家事。
4.運動傷害:打排球、羽球、游泳等 常常需要 手舉高過肩膀並且出力。很常發生長期肩夾擠症進而撕裂。
肩旋轉肌撕裂分型
旋轉肌撕裂嚴重程度,使用超音波檢查可分嚴重程度:
第一級 部分撕裂—SS partial thickness tear
Gr.I<3mm (<25% 肌腱厚度)
第二級 部分撕裂
Gr.II 3-6mm (25-50%)
第三級 全層撕裂—SS full thickness tear
Gr.III >6mm (>50%)
第四級 全部斷裂- 旋轉肌腱整個斷掉了—SS totally rupture
超音波檢查可進一步分辨撕裂部位。治療難度及癒後不同。詳細可諮詢臨床醫師。
旋轉肌撕裂部位 Location
A. 靠近關節處 Articular side
B. 靠近滑囊處 Bursal Side 也就是靠近體表層處
C. 肌腱內撕裂 Intratendinous
撕裂靠近關節處,治療的預後最差;撕裂靠近滑囊處,治療預後較好。
另外臨床上發現:靠近肱骨頭上的肌腱撕裂,預後也較差。
肩旋轉肌撕裂自我檢查
以下提供自我檢查方式可當作參考。醫療上建議,還是請復健科醫師照個肩膀超音波最準確。
Test A- 成站立姿勢,手不拿東西,手臂向側邊舉起到耳朵旁。
Test B-成站立姿勢,拿一公斤的物體,手臂向側邊舉起到耳朵旁。
如果 B 疼痛的嚴重程度>>>A 並且過程中有手臂無力的現象,應該就是肩旋轉肌撕裂。
肩旋轉肌撕裂—非手術最佳治療方式
初階治療—熱敷、電療、超音波、微波、雷射治療等等一般復健治療。
進階治療—高能量雷射治療、震波治療—撕裂傷範圍不大時可以考慮
更進階治療—注射治療:羊膜注射、HAPRP注射。效果較直接。
建議注射次數 1-3次。 注射間隔 2-4週一次。
患者可以建議由初階治療、非侵入方式為主。治療2-4週若恢復狀況不如預期,考慮進階治療。
注射治療一定要搭配超音波導引注射。因為肩關節極精密且空隙狹小,需由超音波導引以免傷害其他正常組織。建議找復健科醫師執行為佳。
Q:常見問題:肩旋轉肌撕裂 會自己修復嗎?
遺憾的是,以筆者醫療經驗不太會。若是經過一個月的初階治療沒有自我修復,後續自我修復機會不大。
超過40歲以上的人,肩旋轉肌自我修復的機率隨著年齡而越來越低。
主因是:肩旋轉肌的血液循環極差,因此自我修復能力不佳。通常需要醫療端的幫忙。
而且許多人並不清楚自己的肩膀痛是「肩旋轉肌撕裂」,反而還過度使用,過度鍛鍊。反覆刺激之下,就會很難自我修復。
肩旋轉肌撕裂—手術時機
目前許多近期文獻指出:肩旋轉肌手術患者以:
職業運動員,肌腱嚴重撕裂傷。復健6個月無效者可考慮開刀。
年齡>65歲以上者,旋轉肌撕裂傷甚至斷裂,不要考慮開刀。開刀預後極不佳。
其他一般民眾皆建議:不開刀的治療,恢復的會比開刀好。
許多民眾聽到肌腱斷裂、韌帶斷裂,直覺是想要去開刀把它修補回來。這是過往的觀念。
因為開刀也會造成局部傷口,或是皮膚會產生疤痕,關節沾粘等問題。手術後還需要持續復健治療等。
而且會破壞周邊筋膜的整體張力,日後造成其他關節的痠痛不癒。
現代復健及運動治療的觀念,應該以侵入性最小的方式先治療修補。真的無效或是範圍過大時,再考慮手術治療。
肩旋轉肌撕裂 自我復健動作
原則是:在不痛範圍內訓練旋轉肌加強。
旋轉肌復健目標-積極訓練肩旋轉肌群肩胛穩定肌 三角肌。
首先:
肩關節活動度:每日5分鐘,手指爬牆2-3次 至 全關節角度 避免肩膀沾黏。
不需要練過多。這個動作只是要避免五十肩沾黏而已。
駝背矯正動作:胸椎滾筒放鬆。胸大肌、胸小肌放鬆。
滾筒放胸椎,做投降姿勢。
肩胛穩定動作:划船動作、肩部外旋、滑輪下拉(不痛範圍)、前鋸肌訓練。
肩旋轉肌強化:徒手重量 或是 啞鈴0.5—1公斤側舉訓練(不太痛範圍 疼痛指數VAS<3)。
如上圖的檢測,即為訓練方式。每日50—100下,不要練過多。重量不要宜輕不宜重。
三角肌強化:徒手重量 或是 啞鈴0.5—1公斤前舉後舉訓練(不太痛範圍VAS<3)
肩旋轉肌撕裂 保養原則
每日熱敷或冰敷(試狀況而定,慢性期以熱敷為主)。
低週波效果有限。可考慮購入居家低能量雷射治療每日使用。
多補充氨基酸、膠原蛋白、維他命BCD、鋅等肌腱修復物質。多攝取 w3脂肪酸。
少吃會發炎的食物,導致過敏的食物,糖等等。
肩旋轉肌撕裂治療 總結
肩旋轉肌撕裂其實非常的惱人。醫學統計上從肩膀痛 到診斷發現 旋轉肌撕裂的時間,大約為6個月之久。
X光對於 旋轉肌撕裂 無太大診斷效果。超音波可確切診斷肌腱撕裂傷之程度,及評估預後。磁核共振MRI為終極診斷工具,可找出其他肩膀併發症。
肩膀注射治療時,一定要用超音波導引注射。因為肩膀肌腱構造精細,無超音波很容易傷到其他組織。
罹患此症者,手不可頻繁抬高,手不可拿重物。肩膀減少背包使用。每日輕微復健運動避免關節沾黏。
先進行初階復健治療。改善緩慢時可進階治療。
文獻說明手術的效果有限,應先積極復健治療為佳。
(原文刊登於《侯鐘堡醫師個人網站》)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骨質疏鬆症族群男女有別 醫師曝為何男性發作晚且骨折更易嚴重
骨鬆小心!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腳踝扭傷腫得像「麵龜」 把握黃金治療期避免關節炎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女性過了更年期後,每3位就有1位可能因骨鬆而骨折 骨鬆中斷用藥骨折風險更高!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骨鬆未積極治療,腰疼竟脊椎骨折!術後10處裂縫
男性也有媽媽手 一動作可檢測
膝蓋痛只要休息就會好是錯誤觀念?專家:軟骨磨損更快
輕忽骨鬆恐增長照負擔!醫:友善居家環境,適度運動及補鈣
不可忽視的慢性病:骨鬆,輕忽恐增長照負擔
護理師肩膀腫如山被虧「大隻妹」 求醫找回美人肩
骨鬆最愛問/骨鬆中斷治療 骨折機率大增
疫情間心情煩悶 長輩因細故吵嘴血糖竟狂飆
退化性膝關節炎打PRP還是玻尿酸好?醫師建議這個選擇更好
女老師頸部疼痛手痠麻 醫:問題在肩膀
中高齡休業後復工 易得類過勞症候群
退化性關節炎第一好發部位不是膝蓋!「這部位」發生率最高且女多於男
坐椅子稍用力 竟腰椎骨折!3大自我簡易檢測法揪出骨鬆高風險族群
醫病天地/防關節退化 避免太粗重工作
膝蓋退化怎麼辦?可以運動嗎?醫:教你退化性關節炎該如何復健,小心照顧膝關節避免疼痛!
感染新冠肺炎後,如何安全重返運動訓練?一表幫你評估「恢復運動量表的心理準備」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骨質疏鬆、長骨刺?醫:6種易長骨刺族群要當心,想預防需做好這些事!
骨質疏鬆症未積極就醫 獨居男跌倒造成多處骨折
五旬婦家務勞動致五十肩 中醫理筋推拿緩解疼痛
疫情外送忙碌 醫師提醒外送員注意職業傷害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猜你喜歡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猴痘證實恐家戶傳染 美CDC列6措施有效阻絕病毒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耳朵癢別亂挖,小心越挖越癢!醫指常見原因,4招有助改善
失眠睡不著?專家:與其努力睡覺 不如告訴自己「不要睡著」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女性注意!研究:夜間醒來多次恐與血脂異常有關
運動療法改善膝關節炎 專家教抬腳操強化大腿肌力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猴痘來了!卡介苗、天花疫苗疤痕怎麼分辨?2張圖看懂自己有無保護力
早睡早起才是健康的?醫師曝一件事方為改善睡眠品質關鍵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胸痛記住這口訣 出現這4狀況需注意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骨質疏鬆症族群男女有別 醫師曝為何男性發作晚且骨折更易嚴重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骨鬆小心!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睡好覺、養好肝 5大類食物有助創造好眠循環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多吃蔬菜水果就能解除便秘?便秘分4類型,其中一種蔬果吃多反而加重
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疾病排第二 北榮最新研究曝預防關鍵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心念決定了健康!許瑞云:根治腸躁症,從釋放壓力開始
50歲男裝心臟支架7年後胸悶竟又梗塞 再放1支架救命
壯陽藥正確使用不掃興!醫:牢記4重點,不是吃越多越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