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師大公布骨質危機地圖 全台不合格率超過8成
台灣師範大學和藥廠順天堂合作,以醫療公益巡迴車跑遍全台各縣市,為民眾進行骨質密度檢測,累積數據後繪製出「全台民眾骨質危機解密地圖」,不合格率達8成以上。
台師大教授吳忠信今天公布相關數據,在「天上聖母號」巡迴車近3年的累積下,共有2820人接受檢測,骨質密度不合格率為81%,其中男性不合格率為74%,女性84%。
以年齡層統計,年紀越大不合格率越高,60歲以上族群高達9成不合格。進一步分析區域差異,北部、中部民眾不合格率較高(82%),南部則較低一些(74%)。
研究團隊指出,骨質流失與老化、女性更年期有關,空氣污染也有影響,台灣民眾不合格的年齡正在下降,可見骨質危機不只發生在銀髮族,一般民眾也要注意。
台師大今天在鄰近社區舉辦重陽敬老活動,同時邀請「天上聖母號」開進校內,協助民眾瞭解自身骨質密度。活動還有親子布袋戲表演、寵物健康諮詢、視障按摩、製作中草藥防蚊包、品嚐平安防禦飲等。
長期研究科學中藥的吳忠信指出,高齡者瞭解自身骨質流失狀況,可適時補充中藥,緩解關節退化等症狀,避免行動不便影響生活。他也主張讓高齡者養寵物,不只是有個生活伴侶,更能緩解老化、失智等問題,抒解壓力、提升社交關係。
面對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台灣中醫團隊也投入研究,找尋有抑制病毒附著、滲透等效果的中草藥,希望能造福全球,一同度過疫情難關。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老母連杯子都拿不了 微創手術重建韌帶關節助恢復
8歲童車禍腿骨折長短腳 這技術助他無須拐杖即可行走
換人工膝關節後想及早復原 治療師建議這3招
總是膝蓋痛怎麼辦?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
醫病天地/婦左肩肌腱鈣化 震波治療解痛
動太多或太少皆可能引起 醫教2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閃到腰9成可自行好轉 復健科醫提醒3情況盡速就醫
婦人腰痠背痛到不行才揪出骨鬆病因 花5年救回骨質
刺青師傅長期彎腰下背痛 水冷式射頻解痛術改善疼痛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運動傷害當下該冰敷還熱敷? 醫:有幾種情況增生療法助修復
走路常踢到地板、半蹲無力,肌無力警訊!2招測試下肢肌力夠不夠
跑步出現「跑者膝」疼痛困擾 學會這三招明顯改善
女子下背痛長期無法入睡 原來是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退化性膝關節炎別急著開刀 先讓醫師試一試這方法
全身痠痛可以推拿、整骨嗎?骨科醫師:4種情況不建議!嚴重恐脊椎骨斷裂
移工做脊椎手術 匿名恩人幫大忙
醫病天地/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超音波導引注射改善
醫病天地/9旬嬤跌倒骨折 骨鬆症害的
醫病天地/騎單車騎到手麻 原來手腕尺神經損傷
健走會讓小腿變粗? 醫揪「常見錯誤」:走來走去不算運動
阿嬤髖關節退化難走路 醫師一招治療重拾走路樂趣
蹲跪盤腿坐易退化性關節炎!預防關節退化,4件事平常就要做到
健身完請人推壓竟致骨裂 復健醫:運動後拉筋自己來
8旬嬤1周跌2次骨折開刀!醫師公開「常跌地點」教保命防跌
驕傲的翹臀痛到睡不著!33歲女確診梨狀肌症候群
預防脊椎側彎?專家傳授簡易居家脊椎矯正3運動
前十字韌帶斷裂一定要手術嗎?醫師:這個情況建議開刀
年輕運動員膝韌帶再斷風險達28% 蘇麗文:復健一輩子
高齡髖關節骨折一年再住院率達64.5% 醫師教你這麼做
猜你喜歡
為什麼有「老人味」?皮膚科醫師揭3大臭味來源
你的肺有多老?專家教你用一招簡單診斷肺年齡
飲料喝半糖也會糖尿病?營養師分析「含糖地雷」食物,韓式炸雞也上榜
洗完頭真的得用潤絲精?潤絲精可與洗髮精一起用?專家解惑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你有雙下巴嗎? 小心是血管疾病警訊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媽祖遶境徒步遠行 醫師提醒注意2件事避免致命風險
月經量變少,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醫師教先判斷這些事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常腹瀉、傷口慢好…免疫力低下病毒易入侵!醫師教從生活型態5方面調整
換季就全身癢爆!皮膚科醫認證蕁麻疹7大止癢攻略
你是落枕高風險群嗎?醫提醒:伴隨其他症狀當心
你有多硬?勃起硬度也分等級!醫:硬度不足恐增心肌梗塞風險!
動太多或太少皆可能引起 醫教2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總是膝蓋痛怎麼辦?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
9種人最易養出膽結石 醫提醒:右上腹部不舒服當心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天邊孝子」批評給壓力,照顧者情緒爆發!轉念5方法
國人40歲以上成人夜尿盛行率近4成 醫曝常見4大原因
很少覺得肚子痛表示很健康?3種「病態便秘」快就醫
肥胖對血管危害多大?醫:大小動脈都可能出狀況
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
血壓高應該會頭痛?醫曝高血壓為什麼是寧靜殺手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全台350萬人的困擾!退化性關節炎影響行動 醫建議手術
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
小便顏色混濁、泡泡多…有問題嗎?7種尿液健康狀況,一次詳解
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