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林佩均/豐原報導】
16歲林姓高中生身高165公分,但因愛吃甜食又缺乏運動,體重高達95公斤,中秋連假時大魚大肉,當晚右腳大拇趾關節腫脹,到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就診,才知是急性痛風發作。醫生建議,痛風前期徵兆少且不明顯,民眾應避免短時間內暴飲暴食,如突然有關節紅腫疼痛,需就診診斷,並少喝酒,少吃動物內臟、海產。
衛福部豐原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胡宗慶說,林姓高中生經診斷為急性痛風發作,尿酸值高達8.4mg/dl。他說,痛風好發於40至60歲男性,停經後女性因女性荷爾蒙改變,尿酸值上升,也容易得到痛風,台灣痛風與高尿血症盛行率逐年攀升,發病年齡有下降趨勢。
「痛風」是因血中尿酸濃度過高,引起尿酸鈉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軟骨、滑囊液、肌腱、軟組織甚至內臟,「急性痛風發作」誘發因子包括:大量飲酒、吃豬牛羊等紅肉、海產、體重增加。
他說,秋冬國人喜歡進補、吃火鍋、啃秋蟹,都要適量食用,避免誘發痛風。痛風發作時,關節處有紅、腫、熱、痛等現象,易好發在下肢關節處(尤其是大拇趾),常在午夜痛醒,約24至48小時內達到疼痛高峰。
胡宗慶指出,痛風患者分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不發作間歇期、慢性痛風石關節炎。無症狀高尿酸血症,通常不需要藥物治療,只需留意飲食控制、改正生活形態,但大多數痛風病患,需長期服藥控制血中尿酸。
胡宗慶叮嚀,民眾如突然有關節紅腫疼痛,需由醫師診斷是痛風、蜂窩性組織炎或類風濕關節炎。從未有過痛風關節炎發作,但血中尿酸值高於7mg/dL的民眾,即應注意調整生活型態及飲食;已罹患痛風關節炎患者,應長期接受藥物治療,避免痛風併發症。
【2014/10/08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