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氣溫驟降腦中風風險增 台大醫:2個前兆症狀一定要注意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骨科.復健

梨狀肌症候群 常被誤認

【聯合報╱李林鍵/振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50歲王太太來求診,主訴腰痛及左側屁股痛,症狀持續3個月,之前沒有跌倒撞到或其他外傷,近兩周疼痛加劇,走路跛腳,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臨床症狀及檢查,王太太並非常見的腰椎椎間盤突出症,腰椎X光見到輕微退化性變化,藉由誘發性測試,診斷為「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位於骨盆深層,坐骨神經支配下肢運動及感覺功能,腰椎及薦椎神經根匯集而成的坐骨神經,會穿過梨狀肌至骨盆外側及大腿後側。

梨狀肌症候群,臨床常見表現為單側下背痛或臀部痛,疼痛可能轉移至同側大腿後側,也會因運動或長時間採坐姿與走路而加劇,由於較少見,症狀不具特異性,常會被誤認為腰椎椎間盤突出症、腰椎小面關節病變或其他腰椎神經根病變疾病。根據美國統計,梨狀肌症候群占下背痛病患6%至8%。

梨狀肌症候群主要成因有二,一是坐骨神經穿過梨狀肌時受壓迫,另一個是梨狀肌本身緊繃、痙攣或肥大,造成筋膜疼痛。診斷以臨床表現為主,必須排除其他造成下背痛及坐骨神經痛疾病,醫師可利用一些誘發姿勢檢查,刺激梨狀肌或坐骨神經而引發疼痛,增加診斷正確性。

身體檢查時,可在梨狀肌表面發現壓痛點,並可能刺激坐骨神經,誘發同側下肢的轉移痛,此外,可能在臀部摸到因痙攣而縮短成香腸狀的梨狀肌,長時間下來,病患可能單側臀部肌肉萎縮,使患側臀部較小。

治療分保守治療及開刀治療。保守治療指藥物及物理治療,藥物可使用口服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及肌肉鬆弛劑,緩解疼痛並放鬆梨狀肌;物理治療則可利用治療性超音波或其他深層熱儀器,搭配梨狀肌伸展運動,延展痙攣緊繃的梨狀肌,並可減少對坐骨神經的壓迫。

若對藥物及物理治療反應不佳,可考慮在梨狀肌肌腹或坐骨神經的神經鞘膜內,局部注射麻醉劑或類固醇。如果還是反應不佳,可考慮手術治療,減少梨狀肌對坐骨神經的刺激。

梨狀肌症候群的臨床表現,與其他坐骨神經痛疾病,如椎間盤突出症等類似,診斷前須先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一般來說,病患對藥物及復健治療反應良好,僅少數病患須接受局部注射,甚至手術治療。

椎間盤突出 坐骨神經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