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專題報導】
天氣變化大,類風濕性關節炎易發作,患者關節痛到不行,常沒有食欲。專家建議,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應避開花椰菜、橄欖油、馬鈴薯等容易引發發炎反應的麩質食物,建議多吃堅果、草莓、藍莓、黑木耳等,以減少發炎反應。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因自體免疫發生障礙,讓體內長期處在慢性發炎狀態,破壞身體正常結構,最常侵犯四肢小關節。在台灣的盛行率約0.4%到1%,約有10萬名病患,尤其好發於40歲以上女性,女性患者約是男性的3倍。
患者初期會有疲倦、很累、精神不佳、胃口不好、體重減少、晨間僵硬感等全身症狀,關節腫脹達6周以上。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臨床組長李青蓉建議,類風關病友需吃大量蔬果、穀類、全麥、堅果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及油脂,並減少乳製品、紅肉和甜食攝取。
李青蓉解釋,Omega-3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具抗發炎效果,而柑橘類食物,其類黃酮素可加強關節內膠質彈性,還能抑制關節發炎反應,其他如木瓜、芒果、腰果、杏仁、葡萄柚等都是抗氧化食物,還可對抗自由基。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基本原則應均衡飲食,食物愈粗糙愈好,可減少發炎反應,建議多吃草莓、藍莓、堅果等食物,避免牛肉、豬肉、培根等。
其他如吐司、饅頭、麵包、牛奶等食物,李婉萍建議,可以吃了以後觀察身體反應,但記得要比較相同時段,否則有可能受到天候影響,而非食物所致。
30年資深病友徐小姐,個人非常愛煮飯。新婚後發病,每天早上痛到不行,由先生背下樓做早餐。徐小姐說,她盡量在家下廚,食材可以控制,飲食均衡,但病友不能吃靈芝、牛樟芝等補品。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