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
一名即將升國三的男學生,平時愛打籃球,每天常常不休息連續打兩、三小時,雖然雙腳常扭傷,往往自行休息幾天就好了。最近他感到雙膝持續疼痛,不但無法打籃球,連上下樓梯都會感到痛苦難耐。醫生診斷後發現,因為他過度跳躍,膝蓋骨折了。
收治病例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表示,病人還是青少年,脛骨上端被稱為生長板的部位還未閉合,骨質較一般韌帶軟。
青少年過度跳躍時,臏骨韌帶撕裂後拔起,連帶把脛骨表面一起拔起,「就像拔青草時連根把泥土也順便拔起」,造成脛骨撕裂,也就是骨折。
武俊傑說,脛骨骨折又稱奧斯戈德症,較為少見,約一年才會碰到一、兩例,又因傷到骨頭,要特別小心。
武俊傑表示,因為病人及早發現,撕裂程度不嚴重,足夠的休息及物理治療如冷敷、熱敷、超音波等就可改善,不過起碼半年不能再打球或進行跑跳等動作。
撕裂程度嚴重者,則需打入鋼釘或鋼板來固定。不過,若使用鋼板固定,會破壞生長板組織,導致該部位停止生長,造成長短腳。若病人是青少年,醫生會盡量避免開刀。
醫生也提醒,臨床上奧斯戈德症病人都是運動過度的狂熱者,每個人運動時應量力而為、適時休息。另外,最好能達到運動多樣性,輪流做不同運動,使用不同肌群。而青少年們愛穿戴的護腕護膝,其實沒有保護效果,最好是運動前熱身。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