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醫學大學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臺北醫學大學
【聯合新聞網/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 邱啟勝、廖學聰醫師】
在風濕科的門診中,有兩種常見的老年人疾病。一為退化性關節炎,二為骨質疏鬆症。此兩者皆會造成肢體殘障使得活動受限,讓生活品質劇降。
尤其是骨質疏鬆症,由於會慢慢破壞骨頭,往往到了骨折才知患了骨質疏鬆症。根據國內的研究發現65歲以上的婦女,因骨質疏鬆症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機率約20%,一旦產生脊椎骨折,死亡率將增加9倍,其骨折再發率也增加2~4倍,若發生髖骨骨折,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15~22%,存活者中約50 %變成行動不良,需終身依賴別人照顧。
骨質流失必須達30%以上X光片上才出現異常。「雙光能X光吸收儀」可以用來精準測量腰椎、髖骨、前臂以及全身之骨質密度。世界衛生組織對T值小於 2.5 (T score
研究發現只要增加骨質密度2~3% 就可降低骨折機率達40~50%。骨質疏鬆症常見的治療方式如下表。藥物的治療可減緩症狀,減少骨折發生,骨頭健壯能動,人生才享有更高的生活品質。
‧泡麵液態湯包先放、後放味道有差!日大廠揭密:忠實還原美味
‧65歲退休男存款千萬仍替兒子麵包餐車打工 賺不到2萬也開心
‧68歲夫妻投資600萬女兒家同住 最終「老本和親情」全賠上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