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對了 就不怕骨鬆
【聯合晚報/林進修】
骨質疏鬆症和男性的攝護腺肥大一樣,都是老人病,只要活得夠老,幾乎沒有人能躲過它們的威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治醫師蕭國川指出,一般女性大都在45歲停經後,開始面對骨質快速流失的困擾,男性約晚10年,通常出現在55歲以後。宜提早防範,以免老年時措手不及。
蕭國川強調,雖然服藥是預防骨質疏鬆最常見的方法,但若要增強骨骼強度,仍要從正確飲食及生活作息著手,才能奏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營養師周美均提供預防骨質疏鬆的飲食原則:
1、攝取均衡飲食,並維持理想體重,因為一旦體重太輕,就容易造成骨質疏鬆。
2、年輕時,應貯存足夠「骨本」,所以平時就應攝取足夠鈣質食物與規律運動。
3、攝取足夠含鈣質食物,比如每天至少一杯低脂奶等乳製品、豆製品、小魚干、海帶及深綠色蔬菜等。
4、從食物或曬太陽中,吸取充足維生素D,有助鈣質吸收。新鮮鮭魚、鰻魚、秋刀魚、乾香菇、蛋黃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此外,照射紫外線時,也可由皮膚合成維生素D。
5、避免吸取過量蛋白質,免得鈣質流失。
6、每天攝取1至2個水果,其中以含豐富維生素C柑橘類、奇異果較佳,有助骨骼健康。
7、減少鹽分及醃製過的食物,如榨菜、臘肉、罐頭食品等,可減少鈣質流失。
8、每天適當體能活動,運動能幫助骨骼吸收鈣質。
9、避免飲用過多咖啡因及碳酸性飲料。
10、女性更年期後,因缺乏女性荷爾蒙,導致骨質大量流失,故可多補充富含大豆異黃酮的豆製品,以增加骨質健康。
周美均同時提醒,過量咖啡及酒精會都增加骨質流失,足夠運動量及攝取足夠鈣及維生素D,則可以延緩骨質流失速率,應小心取捨。
【2009/08/16 聯合晚報】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女子扭傷膝蓋仍慢跑致前十字韌帶斷裂 醫「種」還給她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退化性髖關節炎 震波療效佳
母親節提醒媽媽做預防骨質疏鬆健康檢查!醫師揭5大骨鬆危險因子跟5種保持骨骼健康的方法
中風了手無力,適合使用「鏡像手」嗎?自評表幫你評估
背痛未必是肌肉筋膜問題,痛到冒冷汗恐是主動脈剝離!8種情況速就醫
男子背部疼痛伴隨下肢無力 竟是椎間盤細菌感染惹禍
老婦脊椎灌骨泥又垮掉 拖延治療險癱瘓
為什麼中風後肩膀疼痛?復健科醫揭可能的3大原因
影/婦肩關節退化痛到睡不著 微細血管栓塞術助除痛苦
65歲走路不穩、四肢沒力 竟是頸椎椎間盤突出
跌倒致雙腳無力走 醫師提醒有舊傷更要警覺脊椎傷害
肩頸疼痛蔓延至後腦…頸因性頭痛4特徵,小心是頸椎正求救!
骨折開刀後自己就會好?醫師告訴你做不做復健到底有什麼差別
預防跌倒就骨折 年輕多存骨本並注意保「密」防「跌」
中年女性更需留意髖關節問題 專家教3動作自我檢測
婦人肩關節鈣化性肌腱炎 3次震波治療鈣化消失
比食補更重要!專家曝退化性關節炎元凶:愈省壞愈快
40歲男跑步、騎單車膝蓋卡卡 醫師籲關節不適及早就醫
台中117歲人瑞髖關節手術成功 比英國記錄還多5歲
吊單槓、倒立機可緩腰痛?引發腰痛的原因很多 復健專科醫師教正確治療
一次手術完成雙膝關節置換 82歲老翁恢復生活品質
脊椎側彎痛苦難當 醫用電腦導航手術截彎取直救婦
婆婆媽媽閃到腰痛不欲生 物理師教3招舒緩
高齡長輩邊吃邊咳可能吞嚥力下降 治療師建議這樣做
睡醒腰痠背痛怎麼辦?骨科醫教檢視3重點助改善
全民瘋路跑,你也想加入嗎?醫師提醒常見的五大運動傷害要注意!
醫籲別錯認生長痛 小心兒童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小骨折未注意變跛行 全踝關節置換術讓她恢復正常行走
猜你喜歡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省兩千!6500劑黃熱病疫苗將屆效5月開放免費施打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只計算卡路里熱量就能讓你持續有效的減肥嗎?減重醫師點名計算熱量常見4誤差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遠離壞膽固醇!國內最新臨床指引公布 超標指數再加嚴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孩子抽搐 病毒性腦炎、熱痙攣怎麼分辨?
咳嗽對身體影響有哪些?9種常見急性咳嗽原因,出現呼吸困難速就醫!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異位性皮膚炎用藥穩定 才不會「疫」起搗亂
背痛未必是肌肉筋膜問題,痛到冒冷汗恐是主動脈剝離!8種情況速就醫
一走就喘、乾咳不停 檢查發現肺比身體老20歲
老婦腹痛但因疫情不敢住院 病情加劇發現罕見小腸穿孔
女性沒月經也有慢性下腹痛 物理治療可減輕疼痛
退化性髖關節炎 震波療效佳
8旬老婦血管阻塞變象腿 機械除栓術讓雙腿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