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胡宗鳳/台中報導】
老人家關節腫脹,有可能是「痛風性關節炎」作祟!署立台中醫院昨天指出,年輕時曾有痛風發作病史的老人家,一旦有關節腫脹情形,不應僅當成舊疾復發,自行服用止痛藥,須及時就醫,免得引發關節積液的「痛風性關節炎」問題。
台中市一名70幾歲患者因右側坐骨神經痛,服用止痛藥也沒效,竟痛到無法走動;他以為與1個月前曾動脊椎手術有關,或是手術傷到神經所致。
結果醫師在他的膝關節抽出20多CC的關節液(正常為2-3CC,呈青色或淡黃色)後,疼痛即獲得緩解;並經化驗結果證實是痛風性關節炎。
另位80多歲老先生,右肩因退化性肌腱炎疼痛多年,一直斷斷續續服用消炎止痛藥,許久才讓醫師看一次。最近疼痛加劇,原認為是舊疾復發,吃吃藥就好,後來受不了才去找醫師。
醫師檢查才發現他的右肩腫脹,立即抽出約20CC的血紅色關節液,病人才想起先前有稍微跌倒過。
檢查結果為創傷所導致的關節炎。
復健科主治醫師蔡明妙說,若腫脹的關節內有積液,除了局部皮膚感染,或有嚴重的凝血功能異常等少數原因無法施行關節液抽取外,多數都可在局部關節液抽出後獲得立即的緩解。
之後多冰敷,並治療痛風才能減少復發、避免關節持續破壞。
她也說,痛風性關節炎若不治療,易造成肌肉萎縮,嚴重的還會引發腎衰竭。老人家有病痛時,常因活動不便或視力減退,無法觀察到身體的變化。家人應協助檢視疼痛部位的皮膚或其他變化,及早就醫,才能及時減緩老人家的病痛。
【2009/04/11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