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壯年下背痛 醫師:多數患者被誤診
台中市一名男子從16歲起出現多處關節腫痛及下背痛,找不出病因,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魏正宗今天說,多數患者被誤診,其中近3成是脊椎關節炎。
魏正宗指出,大部分民眾都有下背痛的經驗,但多數的下背痛,並沒有被正確診斷出原因,尤其是青壯年出現下背痛,常延誤診斷,其中近3成可能是自體免疫造成的脊椎關節炎。
在一項由台灣領軍的跨國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脊椎關節炎在開發中國家的發生率男女比例約2:1,平均發病年齡為28歲,平均被正確診斷年齡是38歲,亦即患者平均發病10年後才被正確診斷出來。
魏正宗以這名29歲男性患者為例指出,患者從16歲起就常發生多處關節腫痛及下背痛症狀,早上起來甚至脊椎僵硬動彈困難,一直誤為痛風或跌打損傷引起,看過很多中西醫,多年來反覆發作,直到近年才被診斷出是自體免疫造成的脊椎關節炎。
魏正宗說,由於這名患者是基因問題造成,病情無法根治,只能靠長期控制,最重要的是要運動,其次才是藥物治療,可以做一些幫助脊椎柔軟的運動,例如游泳、體操等。
想了解自己的腰椎柔軟度,魏正宗說,可以進行指尖離地試驗來測試,如果彎腰手指向下距離地面在10公分以內,就表示腰椎柔軟度還可以,如果差過10公分就表示腰椎柔軟度不足。
魏正宗表示,發生在45歲以前的下背痛或僵硬,超過3個月,休息無法減輕或有夜間疼痛、晨間僵硬等症狀,都應懷疑有無脊椎關節炎,最好尋求有經驗的免疫風濕科醫師執行診斷,否則誤診率極高。
相關文章
同類文章
愛穿高跟鞋小心足底筋膜炎 骨科醫:有這徵兆就要注意
老翁雙腿空隙可放顆籃球 兩側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改善
6歲童走路怪異 竟患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膏肓痛病因複雜並存,各個擊破有對策
阿嬤坐骨神經痛 尾椎阻斷術助她赴非洲旅遊
天生長短腳 機器輔助換髖關節一勞永逸
105歲嬤髖關節骨折 手術隔天站起來
婦人騎車跌倒 肌腱撕裂傷滑囊積水
腳踩高跟鞋賞櫻拍美照 女性易得這個病
高齡社會警訊 醫:逾50歲每5人有1人骨鬆
骨鬆害髖部骨折 死亡率竟直逼乳癌!
運動傷害該冰敷嗎?運動醫學專家:可能延遲治療
公車不會開到你家! 柯文哲嗆不走路會少這個「肌」
身體常痠痛?你可能選到不適合自己的桌椅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 膝蓋彎曲角度是關鍵
腰痛問題不在腰?「看不見的腰痛」關鍵藏在這3處
做家事手關節脫位 可塑形護具固定復位新選擇
肩痛難忍止痛藥無效 原來是旋轉肌斷了
近百歲阿嬤跌跤腰椎斷兩節 微創椎體成形術後展笑顏
感覺不到痛 為何關節卻早已嚴重變形?
上下樓梯膝蓋痛 恐是髕骨軟化症惹禍!
喜歡邊吃飯邊看手機?醫:小心傷頸更傷身
防止脊椎老化 專家教你鬆筋解痛的簡易鍛鍊
轉脖子、「喀喀」好舒暢? 物理治療師:自殘動作當心癱瘓
猛灌牛奶防骨鬆?醫:這些人反而愈喝愈鬆
自律神經失調?專家教怎麼用不同呼吸法調整
你是S形、C形還是I形?專家:錯誤施力加速脊椎老化
影/3D列印救他膝 宜蘭阿伯直呼:「山豬厲害!」
30歲男脊椎側彎下背痛 徒手物理治療幫他喬回來
多吃膠質食物補膝蓋有用嗎?骨科醫教如何保養膝關節
猜你喜歡
頸動靜脈畸瘤 男嬰手術救命
泌尿道感染 會併發下背痛、關節退化
緩解下背痛 可採熱凝療法
我想當媽媽 該做遺傳諮詢?
下背痛3元凶/2 外力撞擊
媽媽下背痛 旁敲側擊找原因
下背痛/提醒媽媽 您的姿勢對嗎?
你是低頭族? 五成大學生曾下背痛
1周走路2、3次 可防下背痛
下背痛無法行走!? 醫師:選對治療才健康
長期下背痛!? 內視鏡手術趕走疼痛
治扁平足 快找「負重三角」
媽媽扭一下/主婦媽 家事勞動≠運動
肩頸痠痛 打葡萄糖液也能治
貧血、下背痛 婦罹「多發性骨髓瘤」
防運動傷害 先來10分鐘「慢動作版」
仰臥半起取代仰臥起坐 不易受傷
彎腰插秧太久… 下背痛上身
什麼痛 可以看疼痛門診?
誤以為退化性關節炎 吃完藥竟發現是...
5個意外原因 造成你的下背痛
糟!搬重物閃到腰! 避免下背痛應注意...
一定要跪著擦地板?別再讓媽媽當「台灣阿信」
神奇!正妹選手奧運前受傷 中醫用針灸治療半小時恢復行動
坐著休息緩解下背痛?小心越坐越痛
罹罕見感染性脊椎炎 婦人下背痛到難走動
平日懶得動 「假日運動員」趕進度傷背肌
手術後更痛 男下背痛20年才找到原因
錯的時間洗澡反而睡不著!這3個時間最好別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