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陳太太20年前子宮內放避孕器,但沒注意忘記,長達20年未更換,今年2月突然出現高燒、肚子一碰就劇痛,到醫院檢查才知是體內避孕器太久沒換,孳生放射線菌,藉輸卵管、骨盆感染到腹部,產生大膿瘍(膿包),經引流膿水並服用抗生素才治癒。
手術取出的避孕器,原本外觀是白色塑膠管,已遭放射線菌鏽蝕;衛福部豐原醫院婦產科主任張崑敏說,一般體內避孕器5年就該更換,且每年須定期做抹片、腹部超音波檢查,否則孳生細菌,造成嚴重感染後遺症。
他提醒婦女若有發燒、腹痛,應盡快就醫,且更年期後就應將避孕器取出,避免子宮萎縮後,避孕器易刺穿子宮感染。
張崑敏說,避孕器一般裝在子宮內,藉銅線釋放銅鋰子,阻礙精子活動,避免卵子著床;女性陰道原本就存在放射線菌,因子宮營養、血流又多,避孕器在體內過久會讓放射線菌滋生,嚴重恐引發敗血症;平均100位裝避孕器女性中,約有1至5位感染。
💪更多健康推薦
‧過世前你該把錢全花光!企業家提「不需存太多退休金」4理由
‧94歲醫生十年未生過病!每天必吃一食物 防感冒、增強抵抗力
‧健康女早餐吃花生醬吐司罹肝癌 營養師曝「優秀蛋白質來源」比堅果還多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