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為了保持更好的健康 專家建議你應該關注6種日常食物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腦部.神經

警訊自我檢測/便祕、憂鬱、焦慮…不只有手腳顫抖,這些非動作障礙也是巴金森前兆

劉翁銘說,透過憂鬱、焦慮、便祕等非動作障礙症狀,盡早確診治療,可延緩惡化。圖/劉翁銘提供
劉翁銘說,透過憂鬱、焦慮、便祕等非動作障礙症狀,盡早確診治療,可延緩惡化。圖/劉翁銘提供

聽健康

00:00/00:00

許多人都知道行動緩慢、手腳顫抖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障礙症狀,但台大醫院一項臨床研究卻發現,部分巴金森病人在出現動作症狀的前10至20年,已有便祕、憂鬱、焦慮等非動作障礙的症狀,這些病人雖有至腸胃科、身心科就醫,卻找不到病因。

「憂鬱、焦慮是巴金森病症狀表現中的一塊拼圖。」陽大附醫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翁銘說,患者腦部組織退化,除了多巴胺分泌異常,連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也受到影響,以致出現情緒障礙,許多患者更合併便祕困擾。

台灣平均確診年齡60歲

劉翁銘表示,如何提高國人對於巴金森病的認知,了解早期巴金森病的非動作障礙症狀,進而提早確診、提早用藥,這是治療巴金森病的重要課題。  

健保大數據顯示,台灣巴金森病人平均確診年齡為60歲,比起歐美各國平均50歲,年長不少,劉翁銘認為,這與國人對於疾病認知程度不足有關,常以為年紀大了,走路自然變慢,直到失能,生活難以自理才就醫,確診時常已是中晚期,增加治療難度。  

如何於罹病早期確診,給予正確用藥,一直以來為治療巴金森病的重要瓶頸,劉翁銘表示,台大神經研究團隊研究證實,透過非動作障礙症狀,如憂鬱、焦慮、便祕,如能盡早確診,接受治療,就可有效延緩疾病惡化。

自我檢測可做手指操  

                       

劉翁銘曾收治一名40多歲男性巴金森病人,務農為生,從小開朗樂觀,但家人早在幾年前發現他性格有些不太一樣,常無來由地憂鬱、不開心,甚至出現撲克臉、面具臉。    

直到他自覺單側肢體逐漸僵硬、活動不便時,這才就醫,經核子醫學影像檢查發現,腦部多巴胺細胞退化,確診為第一期巴金森病,規律用藥及回診,幾年下來,仍可下田務農。                                                            

劉翁銘說,提醒民眾多注意自身及家人身心變化,定期每月8日練習「巴金森病手指操」,大拇指與食指做開合動作,左右各25下,重複做、愈做愈快,如果會愈做愈慢、開合幅度變小,甚至黏住、打不開等,建議到神經內科接受檢查診斷。

另外,若有手抖、動作慢、走路不平衡、憂鬱等症狀,務必積極就醫,至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尋求協助。

AI幫助及早發現退化

近年來,AI人工智慧結合健保大數據,讓許多病人得以早期確診,劉翁銘指出,最新AI系統能從巴金森病人手指操影片中,察覺出細微異常動作。病人靈敏度變差、退化狀況,也可作為調整藥物的重要參考。

神經內科 多巴胺 血清素 失能 顫抖 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