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民衆對醫療品質要求愈來愈高,面對頸椎椎間盤突出或退化性病變,傳統頸椎融合手術行之有年,但骨融合後往往導致頸部活動度減少,頸椎固定超過三節以上的病人覺得「硬頸」,也增加鄰近椎節病變風險。另一個選擇是採用人工椎間盤置換術,置入可活動式人工椎間盤,有助保有原本頸椎的活動能力。
接受傳統頸椎融合手術的患者,通常術後五至十年,約20至30%在固定椎節的上下頸椎產生退化病變,嚴重時必須再次手術。即使是接受微創手術,其固定部位的鄰近頸椎,包括上節或下節椎骨,原本有機會因每天頸部活動慢慢發生退化。
人工椎間盤 模擬頸椎好活動
主因是頸椎經過手術,必然有生物力學改變,進而加重其鄰近脊椎體或椎間盤更早退化。頸椎融合手術後引發退化性變化的發生率、發生時期及其嚴重程度,會因個人體質、工作環境等而有所差異;隨著時間及活動的增加,發生比率就會愈高。
人工頸椎椎間盤模擬正常頸椎椎間盤,目前一般認為採用人工椎間盤置換術,於椎間盤切除進行神經減壓後,置入可活動式人工椎間盤,有助於保有原本頸椎的活動能力,更能保護鄰近椎節,避免提早退化,減少因病變而再次手術的機會。
全陶瓷材質 術後MRI影像清晰
目前台灣使用的人工椎間盤,材質多為耐磨係數佳的鈦合金或鈷鉻鉬合金加上高分子聚乙烯墊片,因爲使用金屬,術後追蹤若需要使用核磁共振(MRI)檢查時,影像中會產生金屬假影,影響判讀,可能必須選擇需從腰椎注射顯影劑的侵入性替代方法,不僅使病人不舒服,同時有顯影劑過敏及脊髓腔感染出血的風險。
全陶瓷人工椎間盤在國外問世多年,今年引進,可以配合微創導航精準進行頸椎減壓術及人工椎間盤植入,加上術中即時定位掃描,可將零假影的人工椎間盤放到最佳位置。因爲材質無金屬材料成分,術後MRI影像清晰,能提供較佳的病情判讀。
如同牙科所植入的陶瓷牙體,相對於其他有使用金屬加工的人工椎間盤更耐磨耐用,對人體組織的相容性更高,術後不需戴頸圈固定,可以提早活動及快速恢復職場功能。
但因每個人病況及身體承受度不同,建議與手術醫師詳細討論是否合適進行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目前健保沒有給付。
人工頸椎椎間盤置換手術適用頸椎病變,特別是頸椎間盤突出,需要接受頸椎椎間盤切除術的患者,但若有腫瘤、感染或骨質疏鬆症,並不適合。術後最大風險就是人工椎間盤移位,還有軟組織鈣化和融合,但並不常見。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