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腦震盪 中英文「顛倒勇」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一名高中女生車禍後發生輕微腦震盪,本來嚇嚇叫的中文突然不靈光,倒是表現不好的英文變得很溜;原來是車禍傷及她大腦功能,讓國、英文成績暫時「豬羊變色」;不過,三個月後復原後,又恢復回來了。
台北醫學大學神經損傷及再生研究中心教授陳啟仁說,大腦主管語言位置在額葉區,但主管母語和外語又位於該區不同部位;這名高中女生輕微腦震盪後,母語區的腦細胞受損,但附近的外語區腦細胞活化,起了代償作用,才導致語言能力和以前不一樣;後來她大腦修復好了,又和以前一樣。
陳啟仁研究團隊於近三年,收集三百名因輕微腦外傷引起的「腦震盪後症候群」患者,他們都是昏迷半小時內醒來、廿四小時短暫失憶者。團隊以功能性磁振造影,檢查他們腦部記憶。
結果發現,女性和五十歲以上的患者,恢復狀況比男性及年輕人差。研究團隊推測,男性可能因雄性激素睪固酮,較能保護腦傳導神經纖維,所以使受損腦細胞較快恢復功能;年輕人腦功能也比中老年人佳。
「凡撞到必留下痕跡!」陳啟仁說,大腦有頭骨保護,腦組織卻很脆弱,有如便當盒內裝豆花,受傷後外觀看不出來,裡面卻已損傷;如能在受傷初期就投藥緩解症狀,傷害會較小。
北醫大神經損傷及再生研究中心主任蔣永孝說,每天都有輕微腦震盪病人求醫,發生原因以車禍最多;中老年人則是摔跤,或不小心撞到頭頂建物。
這些病人來到急診後,做電腦斷層和磁振造影看大腦結構時都正常,卻還有頭痛、頭暈及嘔吐等症狀,還有人怕吵、怕光、失眠;經再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才知大腦功能突槌。
蔣永孝說,輕微腦震盪可能讓腦細胞發炎,若有頭痛、頭暈及嘔吐,最好到急診觀察廿四小時;若沒有症狀,最好三個月內密切注意,一有症狀就應回診。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黃勝堅說,九成五發生腦震盪後症候群的人,會在四到六周恢復正常,不到一成者會持續八個月到一年,也都能慢慢正常。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癲癇記憶變差 新型手術大幅改善
突斷片、失憶連說話都難 竟是腦瘤引發癲癇
40歲男為帕金森氏症所苦 深部腦刺激術助恢復生活
走另外一條路線回家…打破習以為常讓大腦更靈活!保持睿智的5項生活小事
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睡不好服用安眠藥,精神卻愈來愈差? 專科醫揭「關鍵原因」:小心留後遺症
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
睡不好是失眠還是睡眠不足?專家:2者不是同件事
一天要睡多久才夠?睡眠專業醫師教你一招判斷
偏頭痛吃止痛藥沒用?一類偏頭痛當心中風風險高
帕金森氏症患者怎麼吃?醫師建議4點健康飲食指南
婦人牙痛久治不癒失眠抑鬱寡歡 元兇竟是三叉神經痛
你正值發病年齡嗎?帕金森氏症10症狀中3項別輕忽
常偏頭痛這「3種食物」最好要避開! 你吃對了嗎?
頭部外傷常要求「照電光」安心 醫:請尊重專業評估
長庚研發聚焦超音波 有助治腦瘤
血腦屏障打開了!長庚聚焦超音波系統助腦瘤投藥
醫病天地/腦瘤清醒手術 避免傷及神經功能
3個月飆胖16公斤 北榮鼻視鏡摘除腦腫瘤
預知腦中的不定時炸彈「腦動脈瘤」 專家建議做1事!
顏面神經麻痺跟中風怎麼分?三大徵兆看分明!醫師:及早治療助恢復
腦幹被壓迫手麻沒感覺!2利器輔助手術後…下床活動了
急性腦中風快打119協助送到對的醫院!醫師提醒:就醫前要記住的三件事
醫病天地/沒事愛熬夜 肥胖、慢性病易上身
健忘、走路不穩恐非正常老化! 留意失智症警訊免惡化
腦動脈瘤無聲不定時炸彈 婦駕車陷昏迷醫籲控制血壓
靠睡眠清除大腦有害代謝物?研究揭一關鍵是重點
波多野結衣顏面神經麻痺停工 醫:及早治療兩周可好
過年期間熬夜守歲、打牌或追劇 醫警告長期熬夜恐引發負面連鎖效應!
菲移工罹致命腦瘤視力模糊 雇主、醫齊力「拆彈」成功
猜你喜歡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女連忘密碼2日憂患「年輕型失智」 精神科醫師這樣說
小便顏色混濁、泡泡多…有問題嗎?7種尿液健康狀況,一次詳解
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走另外一條路線回家…打破習以為常讓大腦更靈活!保持睿智的5項生活小事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媽祖遶境徒步遠行 醫師提醒注意2件事避免致命風險
你是落枕高風險群嗎?醫提醒:伴隨其他症狀當心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動太多或太少皆可能引起 醫教2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2名6歲童發燒腹瀉!原來都有養小烏龜 真相大白了
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
別小看PTSD 太魯閣號事件 醫師:這三類是高危險群
換季就全身癢爆!皮膚科醫認證蕁麻疹7大止癢攻略
清明節前後最容易犯春睏 中醫建議多吃2食材解疲勞
閃到腰9成可自行好轉 復健科醫提醒3情況盡速就醫
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
40歲男為帕金森氏症所苦 深部腦刺激術助恢復生活
抗氧化、降脂又保肝 中醫教你不知道的陳皮吃法
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醫揪「常被忽略的傷胃習慣」,睡覺姿勢也有差
4歲男童右側腹股溝發現鼓起未就醫 1年後疼痛不適
高血糖引起肌肉不自主抽動!糖尿病診斷4標準,2項符合即確診
全台九萬人正在洗腎!日常一方式加速排除尿毒素
肥胖對血管危害多大?醫:大小動脈都可能出狀況
很少覺得肚子痛表示很健康?3種「病態便秘」快就醫
婦人腰痠背痛到不行才揪出骨鬆病因 花5年救回骨質
孫愛用3C不聽勸 醫師:長輩這樣做、孫近視度數愈低
婦人吃素雞塊噎到昏厥 幸好隔壁就是醫院救回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