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彭芸芳/新竹報導】
新竹市一名60歲男子頭痛長達20年,看遍醫生、長期服藥,幾乎要自殺,沒想到找麻醉科醫師檢查,只打一針加按摩,竟然痊癒了。原來,他只是太陽穴處的顳肌發炎,醫生研判應是下巴戽道咬合不正造成的。
近來是國際疼痛研究學會發起的「世界抗痛日」,今年抗痛主題「骨骼肌肉的疼痛」,尤其是常被忽略不易檢查出來、卻又非常折磨人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這名男子就是典型被疼痛所苦者,他到署立新竹醫院疼痛門診就醫時,愁眉苦臉的說,被頭痛「整」了20年,看遍台灣各大小醫院醫師,做過腦波、電腦斷層等精密檢查,止痛藥吃不停,都無法緩解。
他的症狀是從右邊太陽穴一直痛到眼窩,臉頰也抽搐,多被診斷為三叉神經痛或偏頭痛。
署新麻醉科主任龔家騏試著在他的太陽穴上找到激痛點,並打一劑麻醉針,讓他放鬆肌肉,沒想到5分鐘後,這名男子歡呼起來,對龔家騏說「不痛了,你是神醫嗎」?
龔家騏解釋,這名男子因下巴戽道,長期咬合不正,牽動肌肉過度使用,致顳肌不斷發炎,他只開給肌肉鬆弛的藥物,重點是要他回家好好按摩,讓血液在一放一壓後引動新鮮血液流通循環,。這名男子2周後痊癒,享受久違的生活。
龔家騏強調,疼痛只要超過3個月,就會精神差、食慾差、要靠安眠藥入睡;超過6個月可能出現慢性憂鬱症狀,民眾碰到疼痛、應積極找出原因並對症下藥。
醫學辭典/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是指人體骨骼肌過度使用致肌肉疼痛,以及各種伴隨而來的症狀,通常肌肉附近的組織和纖維會過度緊繃和收縮且有「激痛點」,疼痛還會擴散,讓患者飽受折磨,如果未治療會變成慢性疾病,建議就醫外,還要放鬆、按摩、減輕壓力。
【2009/10/20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chronic.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chroni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