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陳小姐剛出社會到北部工作,就罹患了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返家後還不願接受治療。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廖尹鐸醫師說,所幸現在透過衛生局的「精神疾病患者社區評估照護」方案,有機會對症狀明顯干擾生活又拒絕就醫或是中斷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居家治療幫助。
陳小姐從小成績優良,大學時名列前茅,個性開朗,人緣佳。但工作後常打電話回家抱怨公司氣氛不好、同事間勾心鬥角。爸媽起初以為女兒是適應不良,勸女兒看開一點,但半年後,公司來電說陳小姐上班時經常喃喃自語,把辦公桌上電話拆開,還會莫名對同事破口大罵,甚至作勢要打人;就醫才知罹患了思覺失調症。
他指出,思覺失調症好發在20多歲的成年初期,死亡率是一般人的2.54倍,而發病起的5年是治療黃金期,若錯失此5年,治療的效果就有限。有了精神疾病患者社區評估照護方案,醫師可以進行居家治療評估,並成為居家個案,陳小姐也因此獲得治療,病況已漸漸轉好,考慮再重返職場。
尹鐸醫師說,思覺失調是因負責神經傳導的內分泌「多巴胺」分泌失常引起的腦部疾病,症狀包含幻聽、妄想等,一般和遺傳和壓力誘發都有關係。
整體而言,罹患此症必須持續用藥,不能中斷,並僅有4分之1的患者可以重返職場,但若失去關鍵5年的治療黃金期又中斷治療,將更增其難度。
廖尹鐸指出,為了促進患者持續治療,用藥上已簡化口服藥物服用頻率,從每天吃1次,到發展1個月注射1次,或是最新的3個月注射1次,目標都是希望讓患者能夠減少治療中斷,提升生活品質,減少家庭負擔,有機會恢復自身的工作或社會功能。
他期待能透過社區評估照護計畫,讓更多困難就醫的個案或是急需協助的家屬得到幫助,重見曙光,與醫師一同對抗思覺失調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