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就像天氣,有時天晴有時雨,對於憂鬱症患者而言,世界可能天天都在下雨。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指出,憂鬱症不是正常的憂鬱症情緒,而是太久太嚴重的負面情緒,伴隨著失去興趣,還有許多身心症狀,影響正常功能,所以憂鬱症是一種疾病。
生理因素
→甲狀腺、慢性病、腦疾等
憂鬱症的成因,複雜而多變,但基本上是生物、心理和社會等三大因素共同作用而成。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張勳安表示,身體疾病如甲狀腺亢進或不足,多重慢性疾病或腦部疾病可能引發憂鬱症,例如腦中風患者,因腦部情緒控制功能可能受損,罹病風險是一般人的4至5倍。
心理因素
→強迫性完美主義、悲觀主義
心理因素與人格特質也和憂鬱症息息相關,張勳安進一步說明,在門診中,因憂鬱症尋求協助的患者常對自我要求高、有強迫型性格的完美主義者;也有不少患者分享,自己從小悲觀,可能一點小事情就起很大的反應,比周圍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壓力。
合併身體症狀 身心互影響
張家銘指出,憂鬱症診斷是根據症狀、持續時間與嚴重性綜合判斷,其中重鬱症患者在九個身心症狀有五個以上,持續二周以上並影響生活功能;輕鬱症的診斷是一定要有憂鬱情緒,並且在六個症狀中至少二個以上,持續超過兩年並影響功能,輕鬱症若不治療也可能發展成重鬱症。
憂鬱症常合併許多身體症狀,包括呼吸不順、頭痛、背痛、頭暈,或者合併許多嚴重或慢性身體疾病,例如心臟病、中風、慢性頭痛、癌症、洗腎、自體免疫疾病等,患者也常常因為身體不舒服而就診於非精神科,因此許多憂鬱症患者也常因為身體上其他的不舒服,而至其他科別求醫。
許多人分不清楚憂鬱症與躁鬱症,躁鬱症雖然也會出現憂鬱期,但與憂鬱症是兩個不同疾病診斷,治療也不同。
失智進程慢 憂鬱快又急
另外,憂鬱的長輩不只會出現心情低落、食欲不振或睡眠障礙等症狀,常伴隨健忘等症狀,被誤以為是得失智症,甚至又稱「假性失智」。台北榮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解釋,情緒會影響一個人的腦功能,如考試緊張,記不住答案,老年憂鬱症患者也可能因注意力不集中、恍神,影響認知功能。
但老年憂鬱症與失智症有許多差異,失智症是慢慢退化的疾病,病情無法逆轉,當問起何時開始有退化問題,家屬沒法準確說出時間點,患者短期記憶不好,但幾乎不會意識到自己記性不好。
反之,憂鬱發病時間短,兩周內就會發現明顯變化,認知症狀也會隨著情緒好壞,時好時壞,患者會主動抱怨記憶變差,家屬也可以準確說出長輩何時開始健忘。老年憂鬱症患者也會出現核心症狀低落的情緒或是負向的想法,失智症患者則不會。
蔡佳芬建議,家屬可藉由聊天判斷,如家中長輩是否抱怨廣泛而不明確的身體不適,常常抱怨無助無望無價值,突然交代後事,甚至是有自殺的計畫或企圖,或食量變少、晚上失眠、突然閉門不出,這些都是罹患憂鬱症警訊。
培養運動習慣 激勵大腦
預防憂鬱症,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建議,首先應培養適當的運動習慣,運動時大腦會分泌對抗憂鬱的激素,促使心情愉快輕鬆,接下來應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訓練自己保持正向的思考方式,避免陷入煩惱無法脫困。
另外,不要給自己太高的要求或壓力,避免過多自責與挫折感,減少對自己的無助感和無望感。劉嘉逸強調,憂鬱症是大腦生病,不易預防,發現身旁的親人或朋友有憂鬱症狀的現象,一定要盡快陪同尋求專家診斷及治療。
重鬱症9症狀指標
【4種心理症狀】
●心情憂鬱
●無價值感罪惡感
●無法專注決斷
●死亡或自殺意念
【5種生理症狀】
●興趣喪失
●體重食欲下降
●疲累
●精神運動遲滯或激動
●失眠或嗜睡
※上述症狀至少有5個、持續2周以上。
輕鬱症6症狀指標
●食欲變差或太好
●失眠或嗜睡
●疲累
●自卑
●無法專注做決定
●無望感
※上述症狀至少有2個,且持續超過2年。
資料來源╱張家銘醫師 整理╱劉嘉韻 ▇聯合報
擺脫憂鬱症,他們怎麼做到的?
藝人歐陽靖、家醫科醫師林青穀,都曾被憂鬱症所困,幸運的是,在家人陪伴下,最後靠著治療與自身的復原力,走出憂鬱深谷。影片中他們分享自己如何擺脫憂鬱症糾纏,並請來專科醫師提供建議。
《藍色病毒一》無所不在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SvNEq3XvTbM
《藍色病毒二》我和我們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8bMfJeea40Q
《藍色病毒三》輔助治療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C7l3npuk3Vs
《藍色病毒四》亡羊補牢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XhOTWsTHreM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