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陳潮宗/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
年假就要結束,想到上班就煩?如果因此感覺緊張、焦慮或憂鬱,甚至失眠,那您可能有了「收假症候群」。
收假症候群與壓力有關,在年節假期中過度放鬆心情、不正常的飲食與生活作息,一時之間無法將情緒轉換為平常作息節奏;年假過後,接下來的職場或課業上壓力,如果無法調適,便會出現種種身心狀況。
中醫觀點,壓力引起的不適,不外為機能亢進和減退所致的氣血不足與陰陽失調。
緩解壓力首重及時調理,可使用補中益氣中藥調理,如黃耆、人參與粉光參,找朋友談心喝茶以提振精神,但切忌飲酒。針灸、按摩等方法可以保持陰陽平衡及氣血通暢,消除煩躁、疲勞與減輕壓力。
過年玩得太累,建議在肩頸部位熱敷,可以消除緊張與肌肉緊繃;泡湯或睡前泡腳,亦能放鬆肌肉。
針對收假症候群所造成身體疲勞與不適,也可按壓穴位,每次按壓2至3分鐘,將有一定效果。(見附圖)
收假後短暫性適應不良,並非病態,通常2至3天就會自然改善。預防勝於治療,建議在假期結束前的2至3天,就應漸漸調整生活作息、適度運動、伸展筋骨。
但身心不適的症狀若持續超過一周未緩解,應就醫診治。放鬆心情但不可懶散生活,是遠離年節收假症候群的第一法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