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蔡容喬專題報導】
精神科醫師指出,安眠藥對特定體質者會引發夢遊、失憶等複雜性睡眠行為,尤其是華人,機率是歐美人士20多倍以上。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蔡瑞修指出,國內15%到28%民眾有失眠困擾,簡單區分症狀有三:睡不著、睡不長、睡眠品質不好。
安眠藥是治療失眠最常用的方式,但國內研究發現,華人對安眠藥物易出現複雜性睡眠行為,包括夢遊,或入睡後爬起來做平常不敢做的事,如飲食、打電話、開車等,又以後者較嚴重。
蔡瑞修說,近年來台灣北部進行廣泛性安眠藥使用調查,20%患者有複雜性睡眠行為,香港研究也有類似結果。他認為,華人腦中與記憶相關的的GABA受體對於特定安眠藥成分有反應,加上國人常混吃安眠藥,或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入睡後更易出現複雜性睡眠行為。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