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大腸癌年輕癌友增 名醫邱瀚模建議大腸癌篩宜降至「這歲」!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過度劇烈悲傷 傷心又傷肝

【內容摘自《通了就長壽:吳大真生活養生書》,作者吳大真,大塊出版】

在人的各種情志中,有一種情志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那就是「悲」。生老病死、生離死別,是所有人都必須經歷,又無法回避的問題,因此,悲哀的情志每個人都會體驗,都無法避免。在喜、怒、悲、憂、恐中,最難擺脫的其實是悲的情志。

修煉得好的、工夫深的人,可以做到喜怒不形於色,但卻很難做到去除悲憂。莊子妻死,他仍鼓盆而歌,這不是我們常人所能達到的境界。中國魏晉時期有「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鹹、劉伶、王戎七位名士,他們崇尚老莊,不拘禮法,遠離政事,每天在竹林中飲酒作樂,追逐自在,不參政,不理事,似乎思想、情感已經超出常人之上了。

但就是這些人,也無法超越親人離世導致的悲傷。比如竹林七賢之一阮籍,據《世說新語》記載,他在母親下葬時,雖然表面上照樣喝酒吃肉,不動聲色,在旁人看來非常冷血。但他在吃完酒肉之後,突然長號一聲:「我從此一無所有了!」隨後噴出大口鮮血。這說明阮籍在表面的不動情感之下,掩蓋著內心怎樣的大愛大悲。同樣也是竹林七賢的王戎,他在兒子死後悲痛萬分,好友山簡前去看他,王戎悲不自勝。山簡勸慰他說:「孩子不過是懷中之物,去就去了,幹嗎這樣悲傷啊?」王戎說:「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傷,正在我輩。」意思是說,有智慧的那些聖人是超脫於感情的,而愚鈍的下人尚且不懂感情;所以感情這東西,傷得最重的就是我們這一等人。王戎之言道出了世人之情。大概正因為這種感情難以擺脫,所以就常常出現悲傷的情感,以及由此導致的多種疾病。

雖然七情過度皆可傷人,但在人的情志中,怒、悲、憂是對人體健康傷害最重的三種情志。《黃帝內經》說:「因悲哀動中者,竭絕而失生。」這句話是說悲哀過度會傷及五臟,嚴重的會使生命之氣衰竭而死亡。歷史上有位大名人賈誼,是西漢初期的大政治家,就是告訴我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那位,二十歲時賈誼就表現出不凡的才華,司馬遷是這樣記載他的死亡的:「常哭泣,後歲餘,亦死」,時年三十三歲,英年早逝讓人扼腕歎息。

悲在五臟中屬於肺的情志,所以,《黃帝內經》說「悲則氣消」,因為肺主氣,司呼吸,是人體之氣的重要來源。過悲會使肺氣傷。我們看到人在過度悲傷時,往往會硬咽,呼吸、說話都有障礙,這就是肺主氣功能受損的緣故。人在悲傷之時,也往往會全身無力,四肢發軟,這是由肺氣虛進一步導致全身氣虛的表現。

長期或劇烈悲傷 會出現肺的嚴重病變

比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如此,林黛玉在父母雙亡後寄人籬下,雖然有外婆賈母的疼愛,但她常常睹物思情,為父母的離世而悲傷難過,從而患了肺病,時常咳嗽、咯血,現在醫學稱肺結核。最後她在寶玉大婚之夜,禁不住這種被人徹底遺棄的巨大打擊,大量咯血之後氣絕身亡。這可以說是「悲哀傷肺」的典型表現。

悲除了傷肺之外,還會傷心。因為心的情志為「喜」,悲與喜二者屬性截然相反,所以《黃帝內經》說「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認為悲哀過度,先是傷心,而後才傷肺。在臨床可以見到,悲傷過度的人往往會有神志恍惚、失眠、胸悶甚至心痛等症狀,這就是悲傷心的緣故。

在魯迅的作品《祝福》中,祥林嫂在兒子阿毛被老虎吃掉後,每天都精神恍惚,重複著說著同一句話,這就是悲傷心的表現。所以,冠心病患者尤其不能過度悲傷,否則,很容易出現心肌梗死。

很多人在悲哀哭泣的時候,會出現手抽筋的現象,這是由肺傷進一步導致肝氣受傷的結果。因為筋脈是由肝主的。在五行的關係中,肺屬金,肝屬木,肺金克肝木,肝主的筋脈就會出現異常,所以就會出現手足抽筋的情況。實際上悲哀傷肺的同時,一般肝氣都會受傷。常見人一哭泣,就會涕淚俱下,按照《黃帝內經》理論「淚為肝之液,而涕為肺之液」,我們很少見到誰哭泣時只流鼻涕不流眼淚。流淚,就說明人的肝也受傷了;長期哭泣,還會導致視力損傷,我們說有的人「眼睛哭瞎了」,就是因為「肝開竅於目」;人在悲傷之後,常常會有一個較長時期的情志憂鬱,這也是肝氣鬱結的表現。

利用五情相勝的方法就可以調節悲傷。由於喜與悲是相反的情志,所以哀過度導致的疾病可以用喜來對抗。《古今醫案按》中有這樣一個病案,說息城有個司侯,姓侯,父親被賊人殺死了,他很悲傷,哭啊哭,哭完後就覺得心痛,這顯然是悲哀傷心氣了。一個月後,心痛越來越重,心下胃脘這個部位出現了一個結塊,像杯子一樣大,痛得不能忍受,吃了很多藥都不起作用。這時家裏人請來了名醫張從正。

張從正來到時正趕上有一個巫婆坐在病人旁邊,看來這個司侯是到了有病亂投醫的地步了。張從正並不急著開方用藥,而是開始學巫婆的樣子,口中胡言亂語,再加手舞足蹈。病人看張從正的行為藝術,控制不住大笑起來。一兩天後,患者的心下結塊就散開了,病癒。這就是喜勝悲的治療效果,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過度悲傷的人,也可以採取類似的方法,逗著病人開心,只要病人能笑出來,一般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了。

悲與怒也有相互制約的作用,「過怒」為病可以用「悲」來治療,同樣,悲為患也可以用怒來治療。在清代的《續名醫類案》上就記載著這樣的案例:有一對夫妻,二人感情一直很好,但後來丈夫因病意外去世,妻子一直不能接受,每天哭泣不食,身體日漸消瘦,最後臥床不起了。丈夫的弟弟就想了個辦法,找畫師畫了一幅畫,是丈夫與妓女一起調情的圖像,說這是他哥哥生前找人畫的,這不,人家給送來了。妻子一看勃然大怒,說這個風流鬼,我每天為他寢食不安,他竟然背著我做這等偷雞摸狗的事情。一怒之下,病倒好了。

失眠 冠心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