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一名家庭主婦依賴安眠藥太深,連午覺也要服安眠藥才睡得著;不過,最近一篇國外研究指服安眠藥者易早死的報導,已引發病人恐慌,自行停藥讓醫師更擔心。
台灣精神科醫學會前理事長陳正宗說,他曾收治一名有失眠困擾的家庭主婦,夜晚需安眠藥助眠不打緊,後來連睡午覺,也得吞顆安眠藥,下午兩三點再起來做家事,醫師苦口婆心勸她別太依賴藥物。
陳正宗說,隨著安眠藥研發進步,短效藥作用縮短,且過去起床易頭昏、沒精神副作用也減少很多,也就是說,很快就起睡眠作用,起床後可保持清醒。因此,才使病人拿短效藥當成午休丸。
也因失眠者太依賴安眠藥,開業精神科醫師陳豐偉說,上月底國際醫學期刊「BMJ Open」,刊登一篇服安眠藥者早死率(premature death)多四倍研究,媒體報導「一個月兩次安眠藥害人罹癌早死」,引發病人和家屬極度恐慌。
陳豐偉表示,不少病人近來未回診,若改以喝酒助眠,「那更糟糕!」令人生氣是「報導標題殺人」,不是安眠藥會殺人。
陳豐偉說,CNN、TIME雜誌也報導該研究,但用詞謹慎,強調是「相關」,並非「致死」,且提及研究限制,如所選病人因病不適才吃安眠藥,這些人本就較正常人早死。
陳豐偉指出,安眠藥對病人有時心理大於生理作用,安眠藥依賴者是該慢慢減藥,若驟然停藥,有可能一兩個月爆發嚴重症狀,傷人或傷己,反而不妥。
陳正宗說,台灣拿藥方便,有些人工作、家庭壓力大,安眠藥市場只會愈來愈大,醫師不希望病人太依賴藥物,需要勸導病人減少午睡等認知行為改變,才能戒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