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鎮靜安眠類藥物使用人數和用藥逐年增加,台灣大學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教授張芳嘉說,苯二氮平類(BZD)類藥物會增加淺睡、減少深睡,非苯二氮平類藥物較不會干擾深睡,但仍有風險。若因用藥減少深睡,可能導致腦部類澱粉樣蛋白的沉積,致使神經纖維纏繞、神經細胞凋亡,增加阿茲海默症的發生風險。
張芳嘉說,長期使用BDZ類藥物會減少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分泌,一般認為是導致情緒不穩以及焦慮的原因。另外,研究顯示鎮靜安眠藥會傷害神經細胞長期增益作用(神經細胞處理、產生學習記憶的機制),因此會損傷記憶。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蘇冠賓說,去年9月刊登在知名期刊的文獻指出,失眠者應優先採非藥物治療;使用鎮靜安眠藥應以短期為原則,避免長期使用成癮。反觀台灣卻是極高的處方量、極長的處方期間。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一般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詹佳真說,研究顯示,高達七成的睡眠問題肇因於錯誤的睡眠習慣。上班族常見的失眠原因是工時過長、熬夜寫報告,再利用假日狂睡補眠;部分年輕人情緒不好時,也會用睡覺處理情緒問題,吃安眠藥睡著就忘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