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高學歷仍失業、無薪假隨時可能爆發、家庭關係緊張等生活壓力層出不窮,精神科診所協會認為,台灣社會越來越需要精神科醫師到社區開業。但有些民眾仍擔心,踏進精神科診所,會被旁人當成「頭腦壞掉」。
精神科診所協會會長陳炯鳴表示,近來經濟不景氣的波動,成為精神健康的一大威脅,臨床觀察發現,男性患者主要因為職場壓力身心失衡,女性則因為親子、夫妻關係不順遂而心事重重。
高雄快樂心靈診所院長陳豐偉也表示,到診所就醫的民眾,其實大多是輕症,因為壓力大導致身體這裡疼那裡痛、睡不好。他說,診所一個診的醫師最多只看20至30人,比起醫院可能需看到50到60人,診所醫師比較有時間跟患者多聊幾句 。
因為目前多數精神科診所屬於健保特約診所,對於失眠、過勞、網路成癮、憂鬱情緒、自律神經失調等一般民眾來說,到診所就醫不但較方便,比起醫學中心動輒四、五百元的掛號費和部分負擔,就近到精神科診所看診,也可節省荷包。
雖然有些民眾會擔心進了精神科診所被當成「精神病」,但陳豐偉強調,近來有些「大嫂團」等藝人,在電視上談自己看精神科的經驗,多少幫助民眾破除心理障礙。他也說,適時求助精神科,解決身心狀況,絕不是見不得人的事。
💪更多健康推薦
‧50歲主婦「捨棄電鍋和熱水壺」一器具包辦煮飯燒水:清潔超輕鬆
‧為什麼廁所總有味道?臭味不散5來源 這樣清潔有效排除異味
‧醫實測「三餐吃魚」血脂出現驚人變化!嫌麻煩可買一物便宜又方便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