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神經損傷無法靠手術、藥物恢復 只能藉助聽器或電子耳矯正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精障母親 雙重壓力大易發病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

母親節將近,台北市卻有許多精神障礙的媽媽正與疾病、教養責任搏鬥中,巨大的雙重壓力使她們病發機率更高、再住院,少數個案還因此喪失小孩監護權。

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社工科主任董秀珠表示,98年曾作過問卷調查,發現104位於松德就診的母親病患中,有5分之4屬於嚴重精神病患,卻仍擔負教養子女責任。

一位30多歲、綽號為「芬」的媽媽在兩次丈夫施暴的痛苦婚姻後成為單親媽媽。罹患重度憂鬱的芬,長期靠安眠藥入眠,在濫用藥物不當影響中,常忘記接送6歲兒子。

有一天朋友數度連絡不上芬,報警後警方強制進入芬的居家,發現芬在昏迷中。警方稍後轉介芬就醫,6歲的兒子也在一旁,顯得十分害怕。

小男孩在社工鼓勵下,開口說的第一句話竟是「我怕我沒看到媽媽的時候,她就這樣死了」。

董秀珠表示,教養孩子的責任對於正常母親都是不小的負擔,何況是還須與疾病搏鬥的精障媽媽。她們也常會質疑自己沒做好,「不是一個好母親」。

董秀珠說,精障媽媽病發機率比一般精障病人更高,少數個案還因此失去監護權。治療方法除傳統用藥,更重要的是家人要以實質關懷、支持與鼓勵陪伴她,才能幫助她走出藍色幽谷。像芬後來在一年的治療後擺脫憂鬱,接回被社會局安置的兒子找到新工作,重拾笑容。

另外,松德院區正推動「跨專業、跨機構的協同合作模式」社區精神醫療服務,希望整合基層精神科醫院、北市社福服務中心、兒福聯盟等有共同關懷心的機構,建立彼此聯繫交流與相互支援的服務運作模式,提供這些母親與其家庭更在地化、多元需求的整合性服務。

教養 憂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