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陳宏瑞、周小仙/連線報導】
六天年假結束,很多人重返職場卻「收假不收心」,適應不良;高雄市一對四十多歲公務員夫妻,因為怕面對堆積如山的公文,昨天第一天上班就請假向精神科求助。
耕心療癒診所醫師林耕新說,高雄縣市合併後,公務人員工作壓力大,加上年節太短休息不夠,出現不想上班、頭痛等症狀;還有一名國中老師因寒假快要結束,失眠、情緒不穩,都可能是「年節症候群」作祟。
昨天上班第一天,一對原本在高雄縣政府工作的公務員夫妻上門求助,抱怨過年前公文就看不完,好不容易盼到年假,卻一下子就過完了,實在不想上班,決定請假求診。
林耕新建議要改善這種「症狀」,需要一種「儀式行為」,也就是需要「自我鼓勵」、「自我對話」,並在假期結束前,漸漸調整生活作息。
高雄義大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婷婷說,收假症候群在各年齡層的表現不一,例如學生逼近開學日會頭痛、肚子痛,上班族女性會無來由的生理痛;老人家則可能因為兒孫各自返回工作崗位感到落寞,臨床經驗,老人因此憂鬱或自殺的比率會高一些,兒孫要注意老人的情緒落差。
她建議有收假症候群民眾,不妨先從飲食調整起,盡量吃得清淡些,做腹式呼吸幫助自律神經調整,或睡前泡個澡、聽聽輕音樂,都有助迅速調整生活步調。
人力銀行則建議上班族找回開工活力,首先必須調整作息,以免睡眠不足影響工作。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說,上班族可以通過四種方式,重整春節放鬆已久的心情;首先是調整作息,其次整合工作計畫,想想開工一周後的工作內容,第三是整理服裝,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另外,企業老闆主動出擊,給員工精簡有力的新年精神喊話,並給予工作目標,提振士氣。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