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國中小學常規定學生午餐後要趴桌小睡,不少上班族也習慣累了趴在桌上補眠,不過物理治療師指出,趴桌睡時,脖子常固定轉一邊,容易壓迫到頸椎,引起呼吸不順、腸胃不消化等;若不得已非要趴睡時,最好手肘下方墊個枕頭,減少壓迫。
午休小憩雖然可以充電,但是趴在桌上午睡,卻不利人體工學。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簡文仁表示,伏案而眠因為彎曲頭頸部、胸部,會壓迫到眼睛、頸動脈、肺部也不能好好舒展,導致呼吸不順,有些人常睡醒後,造成手麻、肩頸麻。
而且吃完午餐後,趴睡容易壓迫胃腸,引起消化不良;另外,脖子固定轉一邊,對正在發育的小學生,可能造成頭頸部發育不對稱等不良影響。
台灣養生保健協會秘書長李春興今天發表自己研發的趴桌午睡框架,以鋁合金和記憶泡棉製成,午睡時,可以將額頭及下巴輕靠在支架上,中間則是鏤空,因此不會有壓迫眼睛、阻塞呼吸等問題,這項發明也已經獲得多個國家專利。
簡文仁也說,若需要午睡,「能夠躺平睡是100分」;不然建議背後靠著牆、或是一個枕頭,讓頸部有所支撐,脖子能夠放鬆,這樣則是80分。若不得已一定得趴睡,最好要常常換邊,手肘下墊一個枕頭,減少身體向前彎曲的程度。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