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期間台灣籠罩在選戰氣氛中,媒體大幅報導選舉新聞,造成選民情緒大幅波動,台南奇美醫院精神科發現,近來不少民眾上門求診,有些是因與家人政治立場不同發生爭執,有些則是太過投入選戰,情緒過度高漲,而原本就有躁鬱症、恐慌症或焦慮症的患者,更容易因選舉情緒激動,誘發病情或使症狀惡化。
「選前防焦慮、選後防憂鬱」,奇美醫院精神科醫師黃隆正表示,比起總統大選今年較少有「選舉症候群」的案例,但仍有不少患者,因電視與相關媒體,不斷播送選舉新聞與洗腦的言論,或與家人因政治立場不同產生口角,導致壓力調節失衡前來求診。
黃隆正表示,一般來說如果發現自己因接收過多的資訊,生理和心理可能會出現血壓上升、心悸、失眠、胸悶和焦慮等症狀,建議民眾適時紓解情緒;選舉只是一時,要以平常心面對選舉結果,不要太過於投入,若發現自己情緒過於低落,影響到生活,也要適時到醫院身心科,接受專業醫師的諮詢與幫助。
黃隆正說,若是原本就有憂鬱、焦慮的患者,每到選舉前,很容易因為過度關心政治而病情惡化,或與旁人發生爭執。不少患者常因與他人意見不同而起衝突,導致人際關係受到影響,這時要了解每個人想法不同,無法輕易改變他人,討論時盡量保持理性、客觀,避免太大的情緒波動。
另外,面對激烈選戰,現在幾乎天天有造勢活動,站在第一線的助選員、警察與記者,因長時間專注選戰,導致精神焦慮、自律神經失常,壓力增加超過負荷而失眠、頭痛與腸胃不適等生理症狀,則必須先了解自己的「臨界點」,即便是休息10到20分鐘,或在家做伸展運動,都能適時放鬆,使得身心獲得舒緩,
黃隆正提醒,若政治狂熱者,選後更要告訴自己放寬心,結果不如人願也不要看得太嚴重,選舉是一時的不是世界末日,若自己支持的候選人沒選上,造成極大的情緒起伏,長期無法改善,必須要就醫;若本身就有焦慮與憂鬱的患者,則要盡量遠離這個環境,不要過於投入,導致病況惡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