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9歲男罹大腸癌晚期 他坦言只能怪自己飲食習慣「狂吃一家健康速食店」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災後急性壓力反應 須適時紓解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秀枝/嘉義報導】

莫拉克強風豪雨重創南台灣,災民除待建家園的煎熬外,心靈上所受的創傷一時間難以平復,嘉義基督教醫院精神科醫師周裕軒提醒,災後伴隨而來的「急性壓力反應」會出現焦慮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作惡夢等症狀,若急性壓力反應未隨時間減緩,持續一個月以上,極有可能演變成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需要求醫治療。

周裕軒醫師表示,不論是受災或救災者都有可能會出現以上症狀,應儘量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充分的休息及飲食,並適度藉由互相支持關心來抒發情緒,以減緩「急性壓力反應」,避免「創傷壓力症候群」的發生。

周醫師提醒,協助救災者在緊急狀況下進入第一現場,心理上的衝擊感大,需適時跟身邊的人說出自己的感受,分享當下的心情,抒發急性壓力反應所帶來的焦慮。

受災者及曾有相同經驗的民眾,在面對災害新聞訊息時,周醫師建議不要讓自己過度暴露於災害訊息中,以免情緒受到影響。若發現身旁的親友未隨著時間(超過一個月)減緩急性壓力反應症狀時,需尋求醫療上的協助,找出憂慮源頭,建立自我調適機制以防憂慮症發生。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救災者的災後心靈重建工作是很重要的,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諮商心理師施夙真表示,軍中曾針對921救災者做調查發現,因為情境導致憂鬱情形者約占1%。

施心理師表示,在幫助救災者的心靈重建上,需跟救災者探討救災做了些什麼?幫助些什麼?而不能讓救災者沉溺在看屍體的難過鍾,導致心情被困在那,轉都轉不出來,而有憂鬱症的傾向。

絕大部分的救災者,在離開救災工作、環境時,其情境會比較好,她建議,最好以輪替的方式,例如二至三天在輪一次,也可降低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

此外,有些救災者還是會有憂鬱的情形,施心理師表示,這與有些救災者本身曾經是受災戶,如今來救別人,當初卻無法救自己家人,那種無力感,使他們也易在憂鬱的框框裡轉阿轉的,無法重心靈上獲得解脫。

救災者應該從正向的角度來看此事件,現在幫助別人,將來別人也會來幫助自己或家人,這個社會本來就互相幫助的;她也表示,不用什麼事都要自己來,否則很容易局限在自責當中。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失眠 憂鬱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