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林秀美/高雄市報導】
一名陳姓大三學生,從大一開始不是常缺課,就是坐在教室後排夢周公。到了傍晚精神卻越來越好,夜夜上網到凌晨4、5時,直至天方露白才上床,早上用3個鬧鐘都叫不醒,過了中午才起床,結果成績滿江紅被退學。
經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醫師徐祟堯檢查,才知他罹患「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生理時鐘比一般人慢8小時;醫師笑稱「過的是英國時間」。
陳同學上大學前,尚無睡眠障礙,上了大學住校後,開始晚睡晚起,幾乎每晚都上MSN聊天,欲罷不能。考試到了,雖勉強早起應試,卻在考場睡著了,監考老師不斷提醒,仍趕不走瞌睡蟲。
老師認為陳同學得了嗜睡症,上課老是打瞌睡;父母卻認為他是失眠症,晚上要他早點睡卻睡不著。家長還一度以為兒子看色情漫畫,暗中搜查不到,後來乾脆每天一早到校舍叫兒子起床。
陳同學到高醫睡眠中心檢查,睡眠技師在他身上安裝輕便的攜帶型感應器,經72小時監測才揭開謎底。陳同學接受1個月的「模擬太陽光照治療」,每天到醫院接受30分鐘1萬燭光的光照療法,再照醫師指示,每天提前15分鐘睡覺,3個月後,才調整到正常的生活作息。徐祟堯說,「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好發於年輕人,發生率約10%至15%。主要症狀是嚴重晚睡晚起,這些夜貓族晚上想早睡卻睡不著,白天想早起卻起不來。
※延伸閱讀》
.白天過度嗜睡 讓我「睏」擾
.皮膚》半夜不睡覺 想變美很難
【2009/05/22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