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憂鬱症可能影響壽命長短,董氏基金會援引國際研究指出,相較於沒有情緒疾患的人,憂鬱症患者的死亡率較高,推測可能因患者不善與人溝通、易有不健康的生活形態與慢性共病等因素有關。建議時常想想工作與生活是否平衡,培養良好的紓壓習慣,同時可利用線上篩檢量表定期檢視情緒。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院發表於《加拿大醫學會期刊》的一篇研究,找來3410名加拿大成年人,自1952年追蹤至2011年、長達60年,研究期間對受試者進行三次訪問調查。
追蹤結果發現,1952年就患有憂鬱症的25歲男性,後來平均多活39年,而一般人則多活51年,憂鬱症患者壽命較一般人短少12年;女性罹患憂鬱症提升死亡的風險,至90年代才較顯著,1992年至2011年間,患有憂鬱症的女性死亡率高出其他女性51%。
憂鬱症患者為何有較高的死亡率?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表示,相較於一般人,憂鬱症患者較少與人溝通,易有不健康的生活形態,罹患慢性病的風險提高,加上就醫治療率不佳易造成病情惡化,可能因此增加死亡風險。
女性憂鬱症患者死亡率提升,為何較晚近增加?葉雅馨表示,女性在產後憂鬱或受更年期賀爾蒙影響,較男性易罹患憂鬱症,特別在90年代後女性意識抬頭,就業率提升對傳統家庭角色帶來衝擊、承受更多壓力,使近代女性憂鬱症的罹患率增加。
●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情緒快篩,克「心流感」》線上檢測:https://goo.gl/Jj9RBz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